課程中文名稱
Course Name in Chinese
|
人文學跨領域課程與數位結合
|
課號
Course Code
|
HC12702
|
課程英文名稱
Course Name in English |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of Humanities and Digital Sciences
|
學年/學期 Academic Yeas/Semester |
111
/2
|
開課單位/學門別
Department/Academic Discipline |
人文學院
|
學制別
Degree |
學院
|
學分數
Credits |
3
|
每週授課時數
Weekly Hours of Instruction
|
3
|
修別 Type |
必修 Required
|
課/學程別 Program |
院基礎Foundation
|
課程分流
|
雙軌學習型
|
課程內容
Curriculum attribute |
|
AI暨智慧永續發展
|
AI暨智慧課程:
永續發展課程:
|
教學方法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
|
授課教師
Instructor |
宋美瑩,許聖和
|
聯絡方式 |
shhsu@mail.fgu.edu.tw
|
03-9871000 #
|
|
上課時間/地點 Time of Class/Location of Class |
四.2(204電腦教室);2(309-1);3(204電腦教室);3(309-1);4(204電腦教室);4(309-1)
|
先修課程 Prerequisites |
|
課程描述(若為實務型課程需含搭配產業界或非營利組織需求之說明) Course Description |
|
近年來教育部積極鼓勵及引導大學校院運用大數據及數位科技工具,導入人文社會科學教學創新,培育具備邏輯思考、問題解決與實作能力之跨領域創新人才。其目的幫助學生「投入目前還不存在的工作,使用還沒發明的科技,解決從未想過的問題」,以期充裕數位經濟所需跨域專業人才。而本院為此也設計出跨領域的人文數位課程,將藉由本院中文系、外文系、與歷史系三系合授的模式,進行教學實踐。
|
|
|
課程目標
(若為實務型課程請具體描述該課程所要培養之實務能力)
Course Objectives |
|
授課進度表 Weekly Schedule |
|
學期成績計算及多元評量方式
Grading Policy |
|
主要參考書目
References
|
葉丙成(2015)〈教出孩子真正的能力ˇBTS 翻轉教學法〉,《教育脈動》1,53-64 林信成、陳瑩潔、游忠諺(2006)〈Wiki 協作系統應用於數位典藏之內容加值與知識 匯集〉),《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3(3),285-307。 康雅菁(2009)《維基百科社群知識建構歷程之研究ˇ社會建構主義觀點》,臺灣師範 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BTS 無界塾,網站資訊參見 https://btsflip.weebly.com/ 中文維基學院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Wikiversity.ZH/
|
指定閱讀 Required Readings
|
無
|
教師座談/晤談地點與時間
Course Management SystemInstructor'
Office and Office hours
|
|
學生請假規則
|
1. 學生請假悉依本校「學則」及「學生請假辦法」規定辦理。 2. 依本校「學則」第33條,曠課一小時,以缺課二小時論。學生某一科目之缺課總時數達該科全學期授課時數三分之一,經該科教師扣考後,即不准參加該科目之學期各項學習成績考試或評量。
|
課程平台
|
http://elearn.fgu.edu.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