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中文名稱
Course Name in Chinese
|
文學心理學專題
|
課號
Course Code
|
LE77700
|
課程英文名稱
Course Name in English |
Study of Literature Psychology
|
學年/學期 Academic Yeas/Semester |
111
/2
|
開課單位/學門別
Department/Academic Discipline |
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博士班
|
學制別
Degree |
博士班
|
學分數
Credits |
3
|
每週授課時數
Weekly Hours of Instruction
|
3
|
修別 Type |
選修 Elective
|
課/學程別 Program |
學系專業選修Specialized Elective
|
課程分流
|
學術型
|
課程內容
Curriculum attribute |
|
AI暨智慧永續發展
|
AI暨智慧課程:
永續發展課程:
|
教學方法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
|
授課教師
Instructor |
張瑋儀
|
聯絡方式 |
wichang@mail.fgu.edu.tw
|
03-9871000 #
|
|
上課時間/地點 Time of Class/Location of Class |
三.2,3,4(112)
|
先修課程 Prerequisites |
|
課程描述(若為實務型課程需含搭配產業界或非營利組織需求之說明) Course Description |
|
本課程透過心理分析理論,探索文本當中的人物典型與心理形態。首先就心理學知識的概述,使同學們了解其相關背景,進而研討論文以探討文學書寫中的人物性格、記憶投射,運用敍事學理路解析創傷治療、人格轉型,從文學心理學專題研討精神分析面向,通過對西方心理學論述的方法,兼及本土心理學派因應於華人文化的理論探究,強化研究生具備解讀文本的能力,以此心理探究的方法具體完成單篇學術論文。
|
|
|
課程目標
(若為實務型課程請具體描述該課程所要培養之實務能力)
Course Objectives |
|
授課進度表 Weekly Schedule |
|
學期成績計算及多元評量方式
Grading Policy |
|
主要參考書目
References
|
1.勒內.吉拉德(Rene Girard):《替罪羊》台北:臉譜,2004 2.葉舒憲主編:《文學與治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1999 3.林曜聖:〈「ADDIE模式」及「SCOTEAM教學要素」在大學課程的教學設計之應用:以大學「教學原理」課程為例〉,《教學實踐與創新》第5卷第1期,2022年3月,頁99-149。 4.湯梓辰,《以情境學習理論在華語虛擬社群之應用》台北:索引數位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 5.提升學生學習成效:評估表格(Rubrics)的設計與運用 https://teaching.ndhu.edu.tw/files/15-1095-50909,c8448-1.php 6.成就目標量表(簡稱AGS量表) http://bigdataquestionnaire.blogspot.com/2019/05/ags.html 7.應用Rubrics學習評估模式提昇大學課程教學學用合一之成效研究 https://tpr.site.nthu.edu.tw/var/file/150/1150/img/3193/134149913.pdf 8.核心認知與社會技能評量規準彙整表 https://ghresource.mt.ntnu.edu.tw/uploads/1622197120120a3v1XAEy.pdf 9.專題探究課程素養導向實作評量之發展-以建中專題寫作與表達課程為例http://www.ater.org.tw/journal/article/10-5/monography/02.pdf 10.教學方案名稱 Zooglish!We’ve Built an Online Zoo https://excellent.tcavs.tc.edu.tw/uploads/1636076736477hC3Ehrf6.pdf
|
指定閱讀 Required Readings
|
1.佛洛姆 (Erich Fromm):《夢的精神分析》台北:志文,1973 2.榮格(Carl Gustav Jung):《心理學與文學》台北:久大,1987 3.榮格著、楊儒賓譯:《東洋冥想的心理學: 從易經到禪》台北:商鼎,1993 4.馬庫斯(Marcus):《愛欲與文明》上海:上海譯文 2006 5.保羅.里克爾(Paul Ricoeur):《惡的象徵》台北:桂冠,1992 6.馬斯洛(A.H. Maslow):《人的潛能和價值》台北:結構群,1990 7.約翰.馬克(John Mack):《面具:人類的自我偽裝與救贖》廣州:南方日報,2011 8.河合隼雄:《如影隨形─影子現象學》台北:揚智,2000 9.劉再復、林崗:《罪與文學》台北:台灣商務,2002 10.弗洛伊德(Freud):《詼諧與潛意識的關係》台北:胡桃木文化,2006
|
教師座談/晤談地點與時間
Course Management SystemInstructor'
Office and Office hours
|
雲起樓413 (一)234; (二)234; (三)567
|
學生請假規則
|
1. 學生請假悉依本校「學則」及「學生請假辦法」規定辦理。 2. 依本校「學則」第33條,曠課一小時,以缺課二小時論。學生某一科目之缺課總時數達該科全學期授課時數三分之一,經該科教師扣考後,即不准參加該科目之學期各項學習成績考試或評量。
|
課程平台
|
http://elearn.fgu.edu.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