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列印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課程教材不得非法影印。  
  佛光大學
Fo Guang University
教學計畫表 Syllabus
 
 
課程中文名稱
 Course Name in Chinese
漢書  
Course Code
HI22100
課程英文名稱
Course Name in English
Hanshu 學年/學期
Academic Yeas/Semester
107 /2
開課單位/學門別
Course Offering
Department/
Academic Discipline
歷史學系學士班 學制別
Degree
學士班

Credits
 3     每週授課時數
Weekly Hours of
 Instruction
 3    修別
Type
選修 Elective
/學程別
Program
學系專業選修Specialized Elective
課程分流
雙軌學習型
課程內容
Curriculum attribute
■一般課程
教學方法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課堂講授Lecture ■其它Other
授課教師
Instructor
朱浩毅 聯絡方式
hichu@mail.fgu.edu.tw
03-9871000 # 21615
上課時間/地點
Time of Class/Location of Class
二.8,9,10(315)
先修課程
Prerequisites
課程描述(若為實務型課程需含搭配產業界或非營利組織需求之說明)
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以《漢書》作為教學主軸,並透過「閱讀」原文來了解《漢書》何其為「經典」。
本課程著重《漢書》之作者意識、史書體例與後世影響,以期宏觀認識「《漢書》學」。
本課程藉由專章選讀、文本分析、史事介紹等的教學方式,以達到知悉《漢書》之目的。
 
課程目標
(若為實務型課程請具體描述該課程所要培養之實務能力)
Course Objectives
序號目標描述
1具有對歷史人文思考、觀察、體知之能力
2具有史料蒐集、解讀、組織與基礎寫作之能力
3具有對「史學經典」理性體悟之能力
 授課進度表 ContentWeekly Schedule
週次內容備註
1《漢書》經典價值
《漢書》研究成果
《漢書》歷代評價
 
2《漢書》作者介紹
《漢書》成書過程
《漢書》撰作意識
 
3《漢書》資料取材
《漢書》體裁分析
《漢書》書寫筆法
 
4《漢書》選讀:高帝紀(一) 
5《漢書》選讀:高帝紀(二) 
6《漢書》選讀:韓彭英盧吳傳
《漢書》選讀:張陳王周傳
 
7期中考試 
8《漢書》選讀:惠帝紀
《漢書》選讀:高后紀
 
9《漢書》選讀:文帝紀
《漢書》選讀:景帝紀
 
10學習活動周 
11《漢書》選讀:外戚傳(一) 
12《漢書》選讀:外戚傳(二) 
13《漢書》選讀:元后傳(一) 
14《漢書》選讀:元后傳(二) 
15《漢書》選讀:王莽傳(一) 
16《漢書》選讀:王莽傳(二) 
17《漢書》選讀:王莽傳(三) 
18期末考試 
學期成績計算及多元評量方式Grading Policy
項次配分項目/catagory配分比例/Percentage會考測驗/general_test實務操作/accounting_practice專題發表/case_presentation其他/other
1平時成績/Asssignments 60%004020
2期中考成績/Midterm Exam 20%20000
3期末考成績/Final Exam 20%20000
4其他/other 0%0000

主要參考書目

References

1、班固著,清‧張溥編,《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班蘭臺集》,上海:掃葉書房,1917
2、明‧凌稚隆訂補,《史漢異同補評》,明萬曆年間吳興凌氏刊本,1573-1619
3、明‧凌稚隆輯校,《漢書評林》,明萬曆年間吳興凌氏刊本,1573-1619
4、清‧王先謙補注,《漢書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
5、清‧沈欽韓,《漢書疏證》,光緒二十六年浙江官書局刊本,1900
6、清‧李慈銘,《漢書札記》,北平:北海圖書館,1929
7、清‧周壽昌,《漢書注校補》,臺北:鼎文書局,1977
8、清‧梁玉繩等,《史記漢書諸表訂補十種》,北京:中華書局,1982
9、清‧錢大昭,《漢書辨疑》,北京:中華書局,1985
10、清‧沈家本,《漢書瑣言》,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6
11、清‧杭世駿,《漢書蒙拾》,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6
12、鄭鶴聲,《史漢研究》,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
13、施之勉,《漢書補注辨正》,香港:新亞研究所,1961
14、楊樹達,《漢書管窺》,臺北:世界書局,1974
15、劉咸炘,《四史知意》,臺北:鼎文書局,1976
16、李威熊,《漢書導讀》,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7
17、陳直,《漢書新證》,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
18、鄭鶴聲,《漢班孟堅先生固年譜》,臺北:臺彎商務印書館,1980
19、徐朔方,《史漢論稿》,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4
20、王明通,《漢書導論》,臺北:康橋出版事業公司,1987
21、王錦貴,《漢書和後漢書》,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2、吳福助,《史漢關係》,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
23、吳福助,《漢書採錄西漢文章探討》,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
24、安作璋,《班固與漢書》,臺北:學海出版社,1991
25、陳其泰,《再建豐碑:班固和漢書》,北京:三聯書店,1994
26、朴宰雨,《《史記》《漢書》比較研究》,北京:國學出版社,1994
27、倉修良,《漢書辭典》,山東:教育出版社,1996
28、安作璋,《班固評傳》,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29、陳其泰、趙永春,《班固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
30、陳其泰、張愛芳,《《漢書》研究》,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

指定閱讀

Required Readings

1、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2、班固著,楊家駱編,《新校本漢書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

教師座談/晤談地點與時間

Course Management
SystemInstructor’s
 Office and Office hours 

地點:歷史學系辦公室。
時間:以電郵事先預約。  E-mail:pigiswho@gmail.com

學生請假規則

 
 
 

1. 學生請假悉依本校「學則」及「學生請假辦法」規定辦理。
2. 依本校「學則」第33條,曠課一小時,以缺課二小時論。學生某一科目之缺課總時數達該科全學期授課時數三分之一,經該科教師扣考後,即不准參加該科目之學期各項學習成績考試或評量。

課程平台

http://elearn.fg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