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列印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課程教材不得非法影印。  
  佛光大學
Fo Guang University
教學計畫表 Syllabus
 
 
課程中文名稱
 Course Name in Chinese
數位人文學  
Course Code
HI35700
課程英文名稱
Course Name in English
Digital Humanities 學年/學期
Academic Yeas/Semester
108 /1
開課單位/學門別
Course Offering
Department/
Academic Discipline
歷史學系學士班 學制別
Degree
學士班

Credits
 3     每週授課時數
Weekly Hours of
 Instruction
 3    修別
Type
選修 Elective
/學程別
Program
學系專業選修Specialized Elective
課程分流
雙軌學習型
課程內容
Curriculum attribute
■一般課程
教學方法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課堂講授Lecture ■分組討論 Group Discussion ■實習課程 Practicum
授課教師
Instructor
韓承樺 聯絡方式
hanch@mail.fgu.edu.tw
03-9871000 #
上課時間/地點
Time of Class/Location of Class
四.5,6,7(111)
先修課程
Prerequisites
課程描述(若為實務型課程需含搭配產業界或非營利組織需求之說明)
Course Description
 
1.江佩純文字編輯;項潔編,《數位人文研究與技藝》,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臺灣大學發行,2014。
2.項潔編,《數位人文要義:尋找類型與軌跡》,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臺灣大學發行,2012。
3.項潔主編,《數位人文在歷史學研究的應用》,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臺灣大學發行,2011。
4.項潔主編,《數位人文研究的新視野:基礎與想像》,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臺灣大學發行,2011。
5.陳怡君、蔡炯民編輯;項潔主編,《從保存到創造:開啓數位人文硏究》,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臺灣大學發行,2011。
6.王嬿茵等撰文;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辦公室編著,《當科技與人文相遇: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的歷程》,臺北: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辦公室,2013。
7.黃寬重,〈數位典藏與人文研究:中央研究院文獻資料數位化工作的回顧與展望〉,《漢學研究通訊》,20:2(台北,2001),頁68-74 。
 
課程目標
(若為實務型課程請具體描述該課程所要培養之實務能力)
Course Objectives
序號目標描述
1培養學生在「大數據」時代下發揮人文教育轉變力量
2培養學生具有E化史學之能力
3培養學生具備歷史思考、觀察、分析之能力
4訓練學生使用數位人文相關知識平台之能力
 授課進度表 ContentWeekly Schedule
週次內容備註
1課程介紹 大數據時代 
2中秋節放假 
3「知識/資訊社會」的成形:古騰堡的印刷術Steven Roger Fischer,李中文譯,〈印刷的頁面〉,《閱讀的歷史》(台北:博雅書屋,2009),頁210-254。
4「知識/資訊社會」的成形:從莎草紙、禮物書到企鵝出版社的平裝書Alberto Manguel,《閱讀地圖:一部人類閱讀的歷史》,台北:商務印書館,1999,頁197-231。
5「知識/資訊社會」的成形:知識/資訊樹、圖書館與百科全書Ann Blair,〈信息管理的跨文化比較〉,《工具書的誕生:近代以前的學術信息管理》(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頁31-89。 Peter Burke,〈將知識分類:課程、圖書館與百科全書〉,《知識社會史:從古騰堡到百科全書》(台北:麥田出版,2006),頁149-192。
6「知識/資訊社會」的成形:知識分子與讀者社群Peter Burke,〈以知識為職業:歐洲的知識階級〉,《知識社會史:從古騰堡到百科全書》(台北:麥田出版,2006),頁51-73。
7「知識/資訊社會」的成形:圖書控制的戰爭Molly Manning,〈浴火鳳凰〉,《書本也參戰:看一億四千萬本平裝書如何戰勝砲火,引起世界第一波平民閱讀風潮》,(台北:時報出版,2015),頁11-30。
8網路資源與研究概論
第一、網路資源的定義;第二、選擇尋訪的網路資源;第三、運用關鍵字搜尋資源;第四、過濾、核實與引用。
 
9期中分組口頭報告學生必須選定專題報告的主題和預計操作的數位平台:Facebook/Instagram/youtube或其他與教師商定的平台
10書本的危機:電子書與谷歌帝國Anthony Grafton,〈谷歌帝國〉,《書本的危機》(台北:允晨文化,2011),頁55-91。數位平台內容建置準備期
11知識革命:從人文到數位人文學鄭文惠,〈從人文到數位人文:知識微縮革命與人文研究範式的轉向〉,《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5卷4期(2014年9月),頁169-175。數位平台內容建置準備期
12元旦彈性放假數位平台內容建置準備期
13用「數位」打造的環境:典藏與研究工作項潔、涂豐恩,〈導論:什麼是數位人文〉,項潔編,《從保存到創造:開啟數位人文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頁9-28。數位平台內容建置準備期
14數位人文實際操作案例:中國近現代思想史/台灣史/CBDB詞頻統計:金觀濤、劉青峰重新探索中國近代思想的發展。分組開始實際操作(連續三週)
15社群編織成的世界:新媒體識讀和分析分組開始實際操作(連續三週)
16「數據」帶來的可能性:數位人文與文化產業(公共史學)卡爾.貝克(Karl Becker)著、張隆志解題、黃煜文譯,〈每個人都是他自己的史家〉,《歷史臺灣第8期:大眾史學專題》(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4),頁151-166。 蔣竹山,〈當歷史成為商品:近來英國大眾接觸歷史的幾種管道:從Consuming History談起〉,《歷史臺灣第8期:大眾史學專題》(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4),頁185-204。分組開始實際操作(連續三週)
17分組期末報告展演分組期末報告(根據四週不間斷的經營成果,講述數位平台的主題、經營策略,包含:預訂的讀者社群;議題和貼文內容選擇與撰寫方向、類型;寫作、圖像或影片風格及類型;每日上稿頻率;每日推送方式;如何與友站建立橫向鏈結;自我觀察的評論、建議與感想。)
18分組期末報告展演分組期末報告(根據四週不間斷的經營成果,講述數位平台的主題、經營策略,包含:預訂的讀者社群;議題和貼文內容選擇與撰寫方向、類型;寫作、圖像或影片風格及類型;每日上稿頻率;每日推送方式;如何與友站建立橫向鏈結;自我觀察的評論、建議與感想。)
學期成績計算及多元評量方式Grading Policy
項次配分項目/catagory配分比例/Percentage會考測驗/general_test實務操作/accounting_practice專題發表/case_presentation其他/other
1平時成績/Asssignments 20%000出席、課堂表現
2期中考成績/Midterm Exam 30%0040 
3期末考成績/Final Exam 50%0040 
4其他/other 0%000 

主要參考書目

References

1.江佩純文字編輯;項潔編,《數位人文研究與技藝》,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臺灣大學發行,2014。
2.項潔編,《數位人文要義:尋找類型與軌跡》,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臺灣大學發行,2012。
3.項潔主編,《數位人文在歷史學研究的應用》,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臺灣大學發行,2011。
4.項潔主編,《數位人文研究的新視野:基礎與想像》,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臺灣大學發行,2011。
5.陳怡君、蔡炯民編輯;項潔主編,《從保存到創造:開啓數位人文硏究》,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臺灣大學發行,2011。
6.王嬿茵等撰文;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辦公室編著,《當科技與人文相遇: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的歷程》,臺北: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辦公室,2013。
7.黃寬重,〈數位典藏與人文研究:中央研究院文獻資料數位化工作的回顧與展望〉,《漢學研究通訊》,20:2(台北,2001),頁68-74 。
8.吉見俊哉著,蘇碩斌譯,《媒介文化論:給媒介學習者的15講》,臺北:群學,2009。
9. Peter Burke and Asa Briggs著,李明穎、施盈廷、楊秀娟譯,《大眾傳播史:從古騰堡到網際網路的時代》,新北市:韋伯文化,2004。
10. Tom Standage著,林華譯,《社群媒體前兩千年》,臺北:行人,2016。
11. Martyn Lyons著,胡宗香、魏靖儀、查修傑譯,《書的演化史:六千年來人類知識載體大變遷》,臺北:大石國際文化,2016。
12. Herbert Marshall McLuhan著,賴盈滿譯,《古騰堡星系:活版印刷人的造成》,臺北:貓頭鷹,2008。
13. Lucien Febvre and Henri-Jean Martin著,李鴻志譯,《印刷書的誕生》,臺北:貓頭鷹,2005。
14. Martyn Lyons著,胡宗香、魏靖儀、查修傑譯,《書的演化史:六千年來人類知識載體大變遷》,臺北:大石國際文化,2016。
15. Robert Darnton著,熊祥譯,《閱讀的未來》,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16. Anthony Grafton著,金振玄譯,《書本的危機》,臺北:允晨,2011。
17. Molly Guptill Manning著,陳品秀譯,《書本也參戰:看一億四千萬本平裝書如何戰勝炮火,引起世界第一波平民閱讀風潮》,臺北:時報,2015。
18. Hal Niedzviecki著,黃玉華譯,《我愛偷窺:集體愛上偷窺與被偷窺的時代》,臺北:立緒,2012。
19. Nicholas Mirzoeff著,林薇譯,《給眼球世代的觀看指南》,臺北:行人,2016。
20. Bruce Schneier著,韓沁林譯,《隱形帝國:誰控制大數據,誰就控制你的世界》,臺北:如果,2016。
21. Ann Blair著,徐波譯,《工具書的誕生:近代以前的學術信息管理》,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22. James Gleick著,賴盈滿譯,《資訊:一段歷史、一個理論、一股洪流》,臺北:衛城,2011。

指定閱讀

Required Readings

配合每週上課單元主題另有相關閱讀材料,會以email方式寄給修課同學。

教師座談/晤談地點與時間

Course Management
SystemInstructor’s
 Office and Office hours 

學生請假規則

 
 
 

1. 學生請假悉依本校「學則」及「學生請假辦法」規定辦理。
2. 依本校「學則」第33條,曠課一小時,以缺課二小時論。學生某一科目之缺課總時數達該科全學期授課時數三分之一,經該科教師扣考後,即不准參加該科目之學期各項學習成績考試或評量。

課程平台

http://elearn.fg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