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列印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課程教材不得非法影印。  
  佛光大學
Fo Guang University
教學計畫表 Syllabus
 
 
課程中文名稱
 Course Name in Chinese
史學導論  
Course Code
HI10300
課程英文名稱
Course Name in English
Introduction to History 學年/學期
Academic Yeas/Semester
111 /1
開課單位/學門別
Course Offering
Department/
Academic Discipline
歷史學系學士班 學制別
Degree
學士班

Credits
 3     每週授課時數
Weekly Hours of
 Instruction
 3    修別
Type
必修 Required
/學程別
Program
系核心Core
課程分流
學術型
課程內容
Curriculum attribute
■一般課程
教學方法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講授 ■分組討論
授課教師
Instructor
朱浩毅,溫楨文 聯絡方式
hanch@mail.fgu.edu.tw
03-9871000 #21612
上課時間/地點
Time of Class/Location of Class
二.5,6,7(309-1)
先修課程
Prerequisites
課程描述(若為實務型課程需含搭配產業界或非營利組織需求之說明)
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的目的在介紹歷史學這門學問的內容、性質、意義與功用,及其近來發展的趨勢與注重的課
題;並嘗試幫助學生掌握歷史學的入門途徑與方法。
 
課程目標
(若為實務型課程請具體描述該課程所要培養之實務能力)
Course Objectives
序號目標描述
1具有對歷史人文思考、觀察、體知之能力
2具有對「史學經典」理性體悟之能力
3具有對歷史圖像、藝術圖像反思與品評之能力
4具有史料蒐集、 解讀、組織與基礎寫作之能力
 授課進度表 ContentWeekly Schedule
週次內容備註
1歷史是什麼樣的學科? 
2歷史是什麼樣的學科? 
3歷史是歷史學家的事實? 
4歷史是歷史學家的事實? 
5歷史是不斷地在問問題? 
6歷史是不斷地在問問題? 
7歷史是不斷地在問問題? 
8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 
9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 
10期中考試 
11配合參與唐代文化國際研討會,調課至11月19日。 
12歷史學家都有意識形態? 
13歷史學家都有意識形態? 
14歷史學家都有意識形態? 
15臺灣歷史研究概況 
16臺灣歷史研究概況 
17期末考試 
18配合參與唐代文化國際研討會,調課至11月19日。 
學期成績計算及多元評量方式Grading Policy
項次配分項目/catagory配分比例/Percentage會考測驗/general_test實務操作/accounting_practice專題發表/case_presentation其他/other
1平時成績/Asssignments 20%   出席課堂討論
2期中考成績/Midterm Exam 30%紙筆測驗   
3期末考成績/Final Exam 20%紙筆測驗   
4其他/other 30% 書摘  

主要參考書目

References

王明珂,《反思史學與史學反思:文本與表徵分析》。臺北:允晨文化,2015。
布洛克(Marc Bloc)著、周婉窈譯,《史家的技藝》。臺北:遠流出版社,1989。
皮耶.諾哈編、戴麗娟譯,《記憶所繫之處》。臺北:行人出版,2012。
彼得.柏克(Peter Burke)著、蔡玉輝譯,《什麼是文化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約翰.布羅(John Burrow)著,黃煜文,《歷史的歷史:史學家的他們的歷史時代》。臺北:商周出版,2010。
理查.馬里厄斯(Richard Marius)、梅爾文.佩吉(Mel Page)著;黃煜文譯,《如何寫歷史》。臺北:五南出版社,2010。
理查.伊凡斯(Richard Evans)著、潘振泰譯,《為史學辯護》。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2。
許雪姬主編,《臺灣口述歷史的理論實務與案例》。臺北:臺灣口述歷史學會,2014。
陳蕙貞著、王敬翔譯、黃英哲審訂,《漂浪的小羊》。臺北:台大出版中心,2015。
凱斯.詹京斯(Keith Jenkins)著、賈士蘅譯,《歷史的再思考》。臺北:麥田文化,2011。
游鑑明,《她們的聲音:從近代中國女性的歷史記憶談起(2版)》。臺北:五南出版,2014。

指定閱讀

Required Readings

week1. John Tosh著、吳英譯,〈歷史學的功用〉,《史學導論:現代歷史學的目標、方法和新方向》(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據原文第四版翻譯),頁28-49。

Week2. 〈關於謀殺和歷史的問題〉,John h. Arnold著、李里峰譯,《歷史之源》(南京:譯林出版社,2013),頁1-14。

week3. 瑪格蕾特·麥克米蘭著、鄭佩嵐譯,〈誰擁有歷史〉,《歷史的運用與濫用》(臺北:麥田出版,2018),頁61-81。

Week4. 〈原始資料〉,John Tosh著、吳英譯,《史學導論:現代歷史學的目標、方法和新方向》(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據原文第四版翻譯),頁51-75。
海東青,〈白色恐怖檔案應該交給誰?歷史學人在氣什麼?〉,刊登於網站「故事」(2016年3月)。

Week6. John Tosh著、吳英譯,〈口述史〉,《史學導論:現代歷史學的目標、方法和新方向》(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據原文第四版翻譯),頁278-302。「臺灣故事島」。

Week7. 彼得.柏克(Peter Burke)著、楊豫譯,《圖像証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選讀〈圖像的證詞〉〈圖像的文化史〉,頁1-20、257-271。

Week8. 尼爾.麥葛瑞格(Neil MacGregor)著、劉道捷譯,《看得到的世界史:99樣物品的故事 你對未來會有1個答案》上下冊(臺北:大是文化,2014)。選讀〈作者序〉、〈引言〉,頁21-36;〈小獵犬號的航海天文鐘〉、〈維多利亞時代初期的茶具〉,頁761-767、769-776。蔣竹山,〈以「物」打造的世界史:導讀《那些異國玩意兒:大航海時代探索世界的第一手記事》〉,刊登於網站「說書」(2016年12月)。張正衡,〈國寶結拜的一些詮釋:物質文化、文化遺產與博物館〉,刊登於網站「芭樂人類學」(2017年3月)。

Week11. 莎拉•瑪札著、陳建元譯,〈誰的歷史?〉,《想想歷史》(臺北:時報出版,2018),頁31-87。

Week12. 林立青,《做工的人》(臺北:寶瓶文化,2017)。選讀顧玉玲,〈推薦序:破牆而出〉,頁10-17;林立青,〈呷藥仔〉、〈工地調酒〉、〈工地外勞〉、〈隔閡〉,頁31-61、181-191。(總圖電子書資源,請自行上網借閱)。鄭竣展,〈旁觀他人之痛苦:我的苦難,不該是你的故事〉,刊登於網站「獨立評論@天下」(2017年3月)。萬金油〈《做工的人》要把讀者的感動帶向何方?〉,刊登於「博客來閱讀生活誌」網站(2017年4月)。房慧真,〈做工的人,從「原罪」裡鬆綁〉,刊登於個人臉書頁(2017年4月)。

Week13. 米麗.魯賓(Miri Rubin)著,〈今日,何謂文化史?〉,收入《今日,何謂歷史?》(臺北:立緒文化,2008),頁177-208。克利弗德.紀爾茲(Clifford Geertz)著、陳禹仲、傅揚、黃璐譯,〈人類學家的文化詮釋:克利弗德.紀爾茲的學思歷程〉,收入陳建守主編,《時代的先行者:改變歷史觀念的十種視野》(臺北:獨立作家,2014),頁192-218。

Week14.林益仁,〈原住民狩獵:行或不行?〉,刊登於網站「獨立評論@天下」(2013年5月)。台邦.撒沙勒,〈尋找失落的箭矢:原住民狩獵文化的思辨〉,刊登於網站「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文獻」(2012年2月)。

week15. 劉龍心,〈方法論的建立與現代中國史學紀律的形成〉,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編,《一九二○年代的中國》(臺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2002),頁199-244。

week16. 劉龍心,〈從文化復興到文化重塑:戰後臺灣高級中學「中國文化史」書寫的轉折與蛻變〉,《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第56卷第1期(2018年3月),頁1-74。
張必瑜,〈有國無家的地理想像:戰後初期臺灣小學地理教育中的家鄉與異鄉、我族與他者〉,《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八期(2010年8月),頁85-124。

week17. 蔣竹山,〈當歷史成為商品:近來英國大眾接觸歷史的幾種管道:從Consuming History談起〉,《歷史臺灣第8期:大眾史學專題》(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4),頁185-204。卡爾.貝克(Karl Becker)著、張隆志解題、黃煜文譯,〈每個人都是他自己的史家〉,《歷史臺灣第8期:大眾史學專題》(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4),頁151-166。

教師座談/晤談地點與時間

Course Management
SystemInstructor’s
 Office and Office hours 

學生請假規則

 
 
 

1. 學生請假悉依本校「學則」及「學生請假辦法」規定辦理。
2. 依本校「學則」第33條,曠課一小時,以缺課二小時論。學生某一科目之缺課總時數達該科全學期授課時數三分之一,經該科教師扣考後,即不准參加該科目之學期各項學習成績考試或評量。

課程平台

http://elearn.fg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