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列印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課程教材不得非法影印。  
  佛光大學
Fo Guang University
教學計畫表 Syllabus
 
 
課程中文名稱
 Course Name in Chinese
般若經典與中觀思想  
Course Code
BU26900
課程英文名稱
Course Name in English
Prajna Texts and Madhyamika Thought 學年/學期
Academic Yeas/Semester
108 /1
開課單位/學門別
Course Offering
Department/
Academic Discipline
佛教學系學士班 學制別
Degree
學士班

Credits
 3     每週授課時數
Weekly Hours of
 Instruction
 3    修別
Type
選修 Elective
/學程別
Program
跨領域Interdisciplinary
課程分流
學術型
課程內容
Curriculum attribute
■一般課程
教學方法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課堂講授Lecture
授課教師
Instructor
釋覺冠 聯絡方式
jueguan@mail.fgu.edu.tw
03-9871000 # 27212
上課時間/地點
Time of Class/Location of Class
三.1(N207);四. 1,2(N207)
先修課程
Prerequisites
課程描述(若為實務型課程需含搭配產業界或非營利組織需求之說明)
Course Description
 
佛教在一開始就注重思想的詮釋,歷史上印度、漢藏等地出現了無數的佛教大師,並流傳諸多的重要思想文獻。其中般若思想是佛教哲學最基本的核心內容。本課程計畫對《般若經》在印度形成的經過,以及在漢藏兩地傳譯的過程進行概說。以《般若心經》,《中論》等文獻為教材,解讀般若經典與中觀思想。
 
課程目標
(若為實務型課程請具體描述該課程所要培養之實務能力)
Course Objectives
序號目標描述
1認識佛教的思想體系
2認識中觀祖師及其文獻
3培育德學涵養兼具的佛教人才
4培養具有教學研究潛力的人才
 授課進度表 ContentWeekly Schedule
週次內容備註
1般若經典傳譯源流 
2般若思想的特質與要旨 
3般若思想的特質與要旨 
4大乘三系與般若 
5小品般若概說10/10國慶日放假
6大品般若概說 
7《金剛經》導讀 
8《金剛經》導讀 
9期中考 
10中觀學派文獻介紹 
11中觀哲學的基本立場 
12《中論》概介●〈觀因緣品〉選讀 
13《大智度論》概介●〈三假品〉選讀 
14《入中論》概介●〈第六菩提心現前地〉導讀 
15《現觀莊嚴論》概介 
16中國佛教的般若中觀學 
17中國佛教的般若中觀學1/1元旦放假
18期末考 
學期成績計算及多元評量方式Grading Policy
項次配分項目/catagory配分比例/Percentage會考測驗/general_test實務操作/accounting_practice專題發表/case_presentation其他/other
1平時成績/Asssignments 25%   撰寫書摘
2期中考成績/Midterm Exam 35%    
3期末考成績/Final Exam 35%    
4其他/other 5%   課堂參與

主要參考書目

References

1.《般若思想史》,山口益著.肖平、楊金萍譯,上海古籍,2006。
2.《般若思想研究》,張曼濤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46,台北:大乘文化,1998。
3.《佛教般若思想發展源流》,姚衛群,北京大學,1996。
4.《般若思想》,梶山雄一等著.許洋主譯,台北:法爾,1989。
5.《中論基礎教程》,中國佛學院三論學教研組,北京:宗教文化,2013。
6.《中論頌︰梵藏漢合校.導讀.譯注》,葉少勇,上海文藝,2011。
7.《龍樹與中觀哲學》,楊惠南,台北:三民,2005。
8.《中觀思想講錄》,萬金川,嘉義:香光書鄉,1998。
9.《印度與中國的早期中觀學派》,R. H. Robinson著.郭忠生譯,南投:正觀,1996。
10.《空入門》,梶山雄一著.釋依馨譯,高雄:佛光,1996。
11.《空的智慧:般若經的現代詮釋》,梶山雄一著.臧世俊譯,台北:圓明,1996。
12.《性空學探源》,印順法師,台北:正聞,1992。
13.《中觀思想》,梶山雄一等著.李世傑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63,台北:華宇,1985。
14.《空之探究》,印順法師,台北:正聞,1985。
15.《中觀今論》,印順法師,台北:正聞,1982。
16.《中國佛教般若學》,蔡宏,北京:宗教文化,2014。
17.《僧肇與吉藏的實相哲學》,陳平坤,台北:法鼓,2013。
18.《入中論善顯密意疏》(校正版),宗喀巴,台北:新文豐,1987。
19.《現觀莊嚴論初探》,陳玉蛟,台北:東初,1991。
20.《中國三論宗通史》,董群,江蘇:鳳凰,2008。
21.《鳩摩羅什般若思想在中國》,涂豔秋,台北:里仁書局,2006。
22.《中國佛教與般若中觀學說》,華方田,北京:宗教文化,2005。

指定閱讀

Required Readings

1.《般若思想》,梶山雄一等著.許洋主譯,台北:法爾,1989。
2.《中觀思想講錄》,萬金川,嘉義:香光書鄉,1998。

教師座談/晤談地點與時間

Course Management
SystemInstructor’s
 Office and Office hours 

地點:雲水軒N201
時間:週二10:20~12:10
週三10:20~12:10

學生請假規則

 
 
 

1. 學生請假悉依本校「學則」及「學生請假辦法」規定辦理。
2. 依本校「學則」第33條,曠課一小時,以缺課二小時論。學生某一科目之缺課總時數達該科全學期授課時數三分之一,經該科教師扣考後,即不准參加該科目之學期各項學習成績考試或評量。

課程平台

http://elearn.fg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