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列印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課程教材不得非法影印。  
  佛光大學
Fo Guang University
教學計畫表 Syllabus
 
 
課程中文名稱
 Course Name in Chinese
印度佛教史 Ⅱ  
Course Code
BU11900
課程英文名稱
Course Name in English
History of Indian Buddhism Ⅱ 學年/學期
Academic Yeas/Semester
111 /2
開課單位/學門別
Course Offering
Department/
Academic Discipline
佛教學系學士班 學制別
Degree
學士班

Credits
 3     每週授課時數
Weekly Hours of
 Instruction
 3    修別
Type
必修 Required
/學程別
Program
系核心Core
課程分流
學術型
課程內容
Curriculum attribute
■一般課程
教學方法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講授 ■分組討論
授課教師
Instructor
蘇南望傑 聯絡方式
ymchoong@mail.fgu.edu.tw
03-9871000 #27218
上課時間/地點
Time of Class/Location of Class
五.5,6,7(N205)
先修課程
Prerequisites
課號: BU119 課程名稱: 印度佛教史 Ⅱ

課程描述(若為實務型課程需含搭配產業界或非營利組織需求之說明)
Course Description
 
從文獻、思想以及文化史績介紹初期、中期以及晚期大乘在印度的發展。
 
課程目標
(若為實務型課程請具體描述該課程所要培養之實務能力)
Course Objectives
序號目標描述
1提供學生研究印度佛教的正確理念以及所需的背景知識,以及培養從事佛教事業的基礎。
 授課進度表 ContentWeekly Schedule
週次內容備註
1在論著與思想上部派佛教對大乘的影響 
2大乘興起的內外因素。 
3大乘文獻與分期 
4初期大乘的發展與印度當時的文化 
5大乘經典的形成以及印度俗語、梵語的抄寫 
6校外教學,中後期大乘的印度背景。主題:佛像、佛塔 
7中觀的文獻與龍樹 
8佛護、清辯的故事。月稱以及其著作 
9綜合討論與報告 
10無著、世親的論著,唯識的文獻分期 
11經量部的發展以及其貢獻 
12陳那的著作以及其在量論上的貢獻 法稱的著作 後期中觀 後期唯識與如來藏 
13如來藏系統的出現 
14後期中觀 
15後期唯識與如來藏 
16如來藏的文獻與金剛乘 
17佛教在印度的滅亡 
18綜合討論與報告 
學期成績計算及多元評量方式Grading Policy
項次配分項目/catagory配分比例/Percentage會考測驗/general_test實務操作/accounting_practice專題發表/case_presentation其他/other
1平時成績/Asssignments 40%    
2期中考成績/Midterm Exam 30%    
3期末考成績/Final Exam    20% 
4其他/other 20%    

主要參考書目

References

1) 佐佐木教悟,《印度佛教史概說》,釋達和譯,高雄:佛光出版社,1977。
2) 印順,《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聞出版社,1993。
3) 平川彰,《インド印度佛教史》上卷 。東京:春秋社,1974。
4) 三枝充悳,《インド佛教思想史》。東京:第三文明社。
5) A. B. 凱斯,《印度和錫蘭佛教哲學:從小乘佛教到大乘佛教》。宋立道、舒曉偉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指定閱讀

Required Readings

每週分發講義。

教師座談/晤談地點與時間

Course Management
SystemInstructor’s
 Office and Office hours 

週三:13:10-15:00,週五:10:20-12:10
N104

學生請假規則

 
 
 

1. 學生請假悉依本校「學則」及「學生請假辦法」規定辦理。
2. 依本校「學則」第33條,曠課一小時,以缺課二小時論。學生某一科目之缺課總時數達該科全學期授課時數三分之一,經該科教師扣考後,即不准參加該科目之學期各項學習成績考試或評量。

課程平台

http://elearn.fg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