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列印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課程教材不得非法影印。  
  佛光大學
Fo Guang University
教學計畫表 Syllabus
 
 
課程中文名稱
 Course Name in Chinese
佛教與心理療癒  
Course Code
BU63300
課程英文名稱
Course Name in English
Buddhism and Psychological healing 學年/學期
Academic Yeas/Semester
111 /2
開課單位/學門別
Course Offering
Department/
Academic Discipline
佛教學系碩士班 學制別
Degree
碩士班

Credits
 3     每週授課時數
Weekly Hours of
 Instruction
 3    修別
Type
選修 Elective
/學程別
Program
學系專業選修Specialized Elective
課程分流
學術型
課程內容
Curriculum attribute
■一般課程 ■跨領域
教學方法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講授 ■分組討論
授課教師
Instructor
郭朝順 聯絡方式
cskuo@mail.fgu.edu.tw
03-9871000 # 27211
上課時間/地點
Time of Class/Location of Class
一.1,2,3(N208)
先修課程
Prerequisites
課程描述(若為實務型課程需含搭配產業界或非營利組織需求之說明)
Course Description
 
佛教內部有不少心理療癒的相關資源,在現代心理學出現之前,佛教以宗教型式承擔了部分心理療癒的任務,在現代心理學興起後,現代心理療癒也從佛教之中吸收了部分資源,發展出新的心理療癒方式,正念療法便是其中著名的例子。但佛教一般可能較被留意的是禪定學方面的技術,其實佛教戒定慧三學都可能具有心理療癒的功能,因此本課程便計畫透過與現代心理療療理論的對談,從而開發佛教自身的心理療癒的資源,以期能夠發展出佛教心理療癒的理論與實踐方法。
 
課程目標
(若為實務型課程請具體描述該課程所要培養之實務能力)
Course Objectives
序號目標描述
 了解現代心理療癒的理論、方法類型及特色
 探討佛教思想與修行實踐可能含涵蘊的心理療癒資源
 對佛教的心理療癒資源的理論化
 授課進度表 ContentWeekly Schedule
週次內容備註
1佛教緣起論與現代心理理論的存有學差異/苦痛與煩惱的起源02.13
2自我與無我:佛教的多元自我理論
(假名我、業力我、佛性我)
02.20
3228彈性放假02.27
4《大乘起信論》作為佛教療癒理論的基本模型03.6
5《大乘起信論》作為佛教療癒理論的基本模型03.13.
6《大乘起信論》作為佛教療癒理論的基本模型03.20.
7《大乘起信論》作為佛教療癒理論的基本模型03..27.
8清明節彈性放假04.03.
9論文構想討論04.10.期中考週
10論文構想討論04.17.
11戒學與心理療癒04.24.
12戒學與心理療癒05.01.
13定學與心理療癒05.08.
14定學與心理療癒05.15.
15慧學與心理療癒05.22.
16慧學與心理療癒05.29.
17期末報告與討論(1)06.05.
18期末報告與討論(2)06.12.期末考週
學期成績計算及多元評量方式Grading Policy
項次配分項目/catagory配分比例/Percentage會考測驗/general_test實務操作/accounting_practice專題發表/case_presentation其他/other
1平時成績/Asssignments 30% 書摘作業:心理學文獻選讀  
2期中考成績/Midterm Exam 0%    
3期末考成績/Final Exam 70%  期末報告 
4其他/other 0%    

主要參考書目

References

李安德(André Lefebvre),若心譯,《超個人心理學——心理學的新典範》,台北:桂冠,1992.
《宗教經驗之種種》 W. James 蔡佳怡譯 立緒文化 2019
河合隼雄,鄭福明等譯《佛教與心理治療藝術》,心靈工坊,2004。
《榮格論自我與無意識》 K. Jung 莊仲黎 台北:商周 2019
《榮格論心理學與宗教》K. Jung 韓翔中譯,台北:商周 2020
《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 K. Jung 龔卓軍 台北:立緒 2013
Viktor Frank, 趙可式、沈錦惠合譯《活出意義: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台北:光啟,2012.
《存在心理治療(上)死亡》 Irvin D.Yalom 易之新譯 台北:張老師文化 2003
《存在心理治療(下)自由、孤獨、無意義》 Irvin D.Yalom 易之新譯 台北:張老師文化 2003
《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 Carl C. Rogers 宋文理 台北:左岸文化 2016
《踏上心靈幽徑-穿越困境的靈性生活指引》 Jack Komfield 易之新、黃𤩹惠、釋自鼐 台北:張老師文化 2008
《好走:臨終時刻的心靈轉化》 Kathleen D. Singh 彭榮邦、廖婉如譯 台北:心靈工坊 2010
余德慧《宗教療癒與生命超越經驗》,台北:心靈工坊 2014
余德慧《宗教療癒與身體人文空間》,台北:心靈工坊 2014
余德慧《生命轉換的技藝學》,台北:心靈工坊 2018
宋文理,《鬼神、巫覡、信仰:宗教的心理動力學八講》,台北:心靈工坊,2021.
Robert D. Stolorow等人,吳佳佳譯,《體驗的世界:精神分析的哲學和臨床雙維度》,台北:心靈工坊,2021
修慧蘭校訂(2016)《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四版)》。台北:雙葉書廊。
危芷芬譯(2015)《心理學導論(二版)》。台北:雙葉書廊。
Robert Wright, 宋真宜譯,《令人神往的靜作開悟》,台北:究竟出版社,2022.
平井富雄,許洋主譯,《禪與精神醫學》,台北:東大出版社,2003.
釋果暉,《止觀禪:打開心門的鑰匙》,台北:法鼓,2022.
Cristopher deCharms, 鄭清榮/王惠雯譯, 《心的密碼:佛教心識學與腦神經科學的對話》,台北:法鼓,2010
Murray Stein, 吳菲菲譯,《靈性之旅:追尋失落的靈魂》,台北:心靈工坊,2021
Arthur Kleinman(凱博文),卓惠譯,《談病說痛:在受苦經驗中看見療癒》,台北:心靈工坊,2020.

指定閱讀

Required Readings

T10,No.279《華嚴經》
T32, No.1666真諦譯《大乘起信論》
T45, No.1876 法藏《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余德慧《詮釋現象心理學》,台北:心靈工坊 2001
李維倫《存在、催眠、治療》 ,台北:心靈工坊,2022.

教師座談/晤談地點與時間

Course Management
SystemInstructor’s
 Office and Office hours 

郭朝順 / 雲水軒N122室。
每週二 9: 10-11:00時/每週三9:00-11:00時。

學生請假規則

 
 
 

1. 學生請假悉依本校「學則」及「學生請假辦法」規定辦理。
2. 依本校「學則」第33條,曠課一小時,以缺課二小時論。學生某一科目之缺課總時數達該科全學期授課時數三分之一,經該科教師扣考後,即不准參加該科目之學期各項學習成績考試或評量。

課程平台

http://elearn.fg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