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列印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課程教材不得非法影印。  
  佛光大學
Fo Guang University
教學計畫表 Syllabus
 
 
課程中文名稱
Course Name in Chinese
宗教研究方法
課號
Course Code
HCR0200
課程英文名稱
Course Name in English
Methodology of Religious Studies
學年/學期
Academic Yeas/Semester
113 /2
開課單位/學門別
Department/Academic Discipline
人文學院碩士班
學制別
Degree
碩士班
學分數
Credits
 3    
每週授課時數
Weekly Hours of Instruction
 3   
修別
Type
必修 Required
課/學程別
Program
系核心Core
課程分流
學術型
課程內容
Curriculum attribute
■自學力 ■SDG 1 終結貧窮:消除各地一切形式的貧窮 ■SDG 8 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促進包容且永續的經濟成長,讓每個人都有一份好工作
■生命教育 ■SDG 2 消除飢餓:確保糧食安全,消除飢餓,促進永續農業 ■SDG 10 減少不平等:減少國內及國家間的不平等
■性別平等 ■SDG 3 健康與福祉:確保及促進各年齡層健康生活與福祉 ■SDG 13 氣候行動:完備減緩調適行動,以因應氣候變遷及其影響
■智慧財產權 ■SDG 4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SDG 16 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促進和平多元的社會,確保司法平等,建立具公信力且廣納民意的體系
■永續發展 ■SDG 5 性別平權:實現性別平等,並賦予婦女權力 ■SDG 17 多元夥伴關係:建立多元夥伴關係,協力促進永續願景
AI暨智慧永續發展
AI暨智慧課程:AI入門課程    永續發展課程: 智慧永續入門課程
教學方法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講授 ■參訪 ■數位融入課程(包含遠距教學、數位學習平台、zuvio、ppt、數位講桌的設備與功能、其他數位教學輔助軟體等)
■分組討論 ■中英雙語
授課教師
Instructor
姚玉霜
聯絡方式
ysyao@mail.fgu.edu.tw
22331
上課時間/地點
Time of Class/Location of Class
二.2,3,4(112)
先修課程
Prerequisites
課程描述(若為實務型課程需含搭配產業界或非營利組織需求之說明)
Course Description
 
在宗教學中,研究方法的目標主要是為了探索、理解和分析宗教现象的多样性及其在个人、社会和文化中的意义。具体而言,宗教學研究方法的目標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 描述宗教現象
- 客觀地記錄和描述宗教信仰、儀式、文本、符號和實踐。
- 強調對多元宗教傳統的理解,避免偏見和主觀評價。

2. 解釋宗教意涵
- 分析宗教行為和思想的內在邏輯及文化背景。
- 探討宗教如何影響信徒的價值觀、世界觀和行動。

3. 比較與分類
- 透過比較研究,揭示不同宗教傳統之間的共性與差異。
- 發展宗教的分類框架,幫助更好地組織和理解資料。

4. 社會與文化影響
- 研究宗教如何塑造社會結構、政治動態和文化表現。
- 探討宗教與性別、經濟、科技等領域的交互作用。

5. 歷史與演變
- 追溯宗教的起源和發展過程,理解其歷史背景和演變。
- 研究宗教如何應對現代化和全球化挑戰。

6. 主觀體驗與內在意識
- 探討宗教信徒的個人經驗,如靈性追求、啟示、冥想和祈禱。
- 理解宗教如何影響心理健康和生活意義。

7. 促進跨文化理解
- 增進不同宗教傳統之間的對話和相互尊重。
- 提供解決宗教衝突的理論和實踐工具。

常用方法包括:
- 歷史方法:研究宗教文本和歷史事件。
- 田野調查:觀察和記錄宗教實踐。
- 比較方法:分析不同宗教的類似性與差異性。
- 哲學與神學分析:探討宗教思想的邏輯與本質。
- 社會科學方法:利用社會學、人類學和心理學的工具分析宗教。

透過這些方法,宗教學研究者不僅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宗教的本質與功能,還能為當代社會提供新的視角和解決方案。
 
課程目標 (若為實務型課程請具體描述該課程所要培養之實務能力)
Course Objectives
序號目標描述
1不論是學習神學或是宗教,大多數的學生,甚至包括大多數學者在他們的工作上都會傾向於培養以及發展一種或兩種的方法。分析不同的學習方法可以幫助學生瞭解什麼問題是在今日宗教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透過這個過程,我們可以接受不同的方式,而且使我們的學習方法更加的敏銳和深入。
授課進度表
Weekly Schedule
週次內容備註
1導論-何謂研究
Theories of Research
Theories of Research
2典範理論與發現 Theories of Paradigm and DiscoveryTheories of Paradigm and Discovery
3人類如何探討科學 How Human search for ScienceHow Human search for Science
4研究設計 Research DesignResearch Design
5指數量表與分類 Index and ValidityIndex and Validity
6抽樣邏輯 The Logic of samplingIndex and Validity
7抽樣邏輯 The Logic of samplingThe Logic of sampling
8期中報告mid term assessmentmid term assessment
9實驗法 Experimental MethodsExperimental Methods
10田野調查 Field WorkField Work
11評估研究 EvaluationEvaluation
12評估研究 EvaluationEvaluation
13質化的資料分析 Qualitative ResearchQualitative Research
14質化的資料分析 Qualitative ResearchQualitative Researc
15論文寫作 Structure of ThesisQualitative Research
16期末報告Final AssessmentsFinal Assessments
17彈性教學AI and vocational courseAI and vocational course
18彈性教學AI and vocational courseAI and vocational course
 
學期成績計算及多元評量方式
Grading Policy
項次配分項目/catagory配分比例/Percentage會考測驗/general_test實務操作/accounting_practice專題發表/case_presentation其他/other
1平時成績/Asssignments 30%    
2期中考成績/Midterm Exam 30%    
3期末考成績/Final Exam 30%    
4其他/other 10%    
主要參考書目
References

Earl Babbie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雙葉2021

指定閱讀
Required Readings

教師座談/晤談地點與時間
Course Management SystemInstructor' Office and Office hours

雲起樓427
星期二13:00-15:00
學生請假規則

1. 學生請假悉依本校「學則」及「學生請假辦法」規定辦理。
2. 依本校「學則」第33條,曠課一小時,以缺課二小時論。學生某一科目之缺課總時數達該科全學期授課時數三分之一,經該科教師扣考後,即不准參加該科目之學期各項學習成績考試或評量。
課程平台

http://elearn.fg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