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中文名稱
Course Name in Chinese
|
文字形音義綜論
|
課號
Course Code
|
LE32400
|
課程英文名稱
Course Name in English |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Language and Charaters
|
學年/學期 Academic Yeas/Semester |
113
/2
|
開課單位/學門別
Department/Academic Discipline |
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學士班
|
學制別
Degree |
學士班
|
學分數
Credits |
3
|
每週授課時數
Weekly Hours of Instruction
|
3
|
修別 Type |
必修 Required
|
課/學程別 Program |
系核心Core
|
課程分流
|
學術型
|
課程內容
Curriculum attribute |
|
AI暨智慧永續發展
|
AI暨智慧課程:無
永續發展課程: 無
|
教學方法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
|
授課教師
Instructor |
王瑜楨
|
聯絡方式 |
yzwang@mail.fgu.edu.tw
|
03-9871000 #
|
|
上課時間/地點 Time of Class/Location of Class |
二.2,3,4(309-1)
|
先修課程 Prerequisites |
|
課程描述(若為實務型課程需含搭配產業界或非營利組織需求之說明) Course Description |
|
本課程為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的核心學程。目的在於帶領學生認識中國文字的形、音、義,並進一步瞭解「訓詁學」的基礎知識及歷史發展,建立閱讀古籍文獻或訓詁學著作的基本能力。 本課程結合「漢字文化導論」、「漢語語音學」等中文系基本知識能力,藉了解文字的形體、聲音如何運用在閱讀古籍或是理解古人注疏的方面,進而激發學生認識文字形、音、義的興趣。
|
|
|
課程目標
(若為實務型課程請具體描述該課程所要培養之實務能力)
Course Objectives |
|
授課進度表 Weekly Schedule |
|
學期成績計算及多元評量方式
Grading Policy |
|
主要參考書目
References
|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清]張玉書等編撰,王引之等校訂:《康熙字典》(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6年)。 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訂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 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李圃主編、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古文字詁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林西莉:《漢字的故事(修訂本)》(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16年)。 唐蘭:《古文字學導論》(山東:齊魯書社,1981年)。 孫海波:《甲骨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容庚:《金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徐中舒主編、漢語大字典編纂委員會:《漢語大字典》(湖北:辭書出版社,1990年)。 許進雄:《文物小講》(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6年)。 許進雄:《古事雜談》(臺北:商務印書館,2014年)。 許進雄:《戰國重金屬之歌:漢字與文物的故事》(臺北:商務印書館,2018年)。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 蔡信發:《說文答問》(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7年)。 盧國屏:《聲韻學十六堂課》(臺北:五南出版社,2010年)。 羅竹風主編,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0年)。
|
指定閱讀 Required Readings
|
季旭昇著:《說文新證(修訂本)》(臺北:藝文印書館,2014年9月版)。
|
教師座談/晤談地點與時間
Course Management SystemInstructor'
Office and Office hours
|
|
學生請假規則
|
1. 學生請假悉依本校「學則」及「學生請假辦法」規定辦理。 2. 依本校「學則」第33條,曠課一小時,以缺課二小時論。學生某一科目之缺課總時數達該科全學期授課時數三分之一,經該科教師扣考後,即不准參加該科目之學期各項學習成績考試或評量。
|
課程平台
|
http://elearn.fgu.edu.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