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列印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課程教材不得非法影印。  
  佛光大學
Fo Guang University
教學計畫表 Syllabus
 
 
課程中文名稱
Course Name in Chinese
說故事:史籍閱讀與表述
課號
Course Code
HI44900
課程英文名稱
Course Name in English
Telling Stories:Reading and American Images
學年/學期
Academic Yeas/Semester
114 /1
開課單位/學門別
Department/Academic Discipline
歷史學系學士班
學制別
Degree
學士班
學分數
Credits
 3    
每週授課時數
Weekly Hours of Instruction
 3   
修別
Type
選修 Elective
課/學程別
Program
學系專業選修Specialized Elective
課程分流
學術型
課程內容
Curriculum attribute
■自學力 ■一般課程 ■SDG 4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AI暨智慧永續發展
AI暨智慧課程:AI入門課程    永續發展課程: 智慧永續入門課程
16+2課程
教學方法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講授 ■分組討論
授課教師
Instructor
溫楨文
聯絡方式
wenzw@mail.fgu.edu.tw
03-9871000 #
上課時間/地點
Time of Class/Location of Class
二.5,6,7(111)
先修課程
Prerequisites
課程描述(若為實務型課程需含搭配產業界或非營利組織需求之說明)
Course Description
 
「故事」是什麼?如果說:「故事,是按照一連串事件的發生時間,依序排列而成的叙事。」大家大概不會反對。這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成名的小說家對「故事」所下的定義,今天依然為人遵奉。歷史課中的故事,應該置於怎樣的位置,是我們講故事時首先需要想清楚的。歷史課的課程目標應該是帶領學生去認知、理解那與我們今天很不一樣的古代世界,進而有所欣賞,甚至感動。
何兆武在《歷史與歷史家》一書「自序」中的第一句話:「通常我們使用歷史一詞包含有兩層意思,一是指過去發生的事件,一是指我們對過去事的理解與叙述。」課堂中的歷史顯然是後者。在這樣的講課架構下,「故事」就有了它應有的位置。例如,講到這位歷史家時,講一個關於他的故事;選用資料時,不妨先選帶有故事性的片段;就是另外再講一個有關的小故事,也有其效果。這時,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歷史課的故事,其特點有二:一是應該與問題有關,有助於問題的解答;二是必須十分簡要,它只是一個小故事,一、兩分鐘就可以講完。
「故事」應該有其意義,意義來自何處?來自於它的出現以及後人的詮釋。試想,如果不是它有著特殊的含意,故事會為人傳誦嗎?如果不是歷史的叙事者(史家)對它產生特殊的感受,會將它錄之於史籍嗎?後人讀了,心中有所觸動,就會書寫下來。「故事」的意義在哪裡?它應該在當事者的心裡,在傳誦者的心裡,在記載者的心裡,在注釋者的心裡,以及在闡論者的心裡。也就是「存在」於和這個故事有關的人們的「心靈」裡,因為「人性」是共同的,動人的事情是可以引起共鳴的。我們講故事,首先必須讓我們對故事的意義有所了解,並且深受感動,我們發自內心的歡喜讚歎、悲憤哀痛,藉生動的語言,表達出來,相信學生也會很快受到感染,進而產生共鳴。
 
課程目標 (若為實務型課程請具體描述該課程所要培養之實務能力)
Course Objectives
序號目標描述
1 培養學生具備歷史思考、觀察、分析之能力
2訓練學生口語表達之能力 培養學生具備歷史思考、觀察、分析之能力
3培養學生具有鑒往知來之能力
4 發揮歷史課程的人生教育功能
授課進度表
Weekly Schedule
週次內容備註
1課程介紹與說故事的力量:歷史文本的敘事功能
Introduction to the Course and the Power of Storytelling: The Narrative Function of Historical Texts
 
2歷史文本的解讀技巧:如何挖掘文本中的故事
Techniques for Interpreting Historical Texts: Unearthing Stories from Documents
 
3故事結構與歷史人物描繪
Story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zation in Historical Narratives
 
4敘事視角:如何在歷史敘事中運用不同觀點
Narrative Perspectives: Using Different Viewpoints in Historical Storytelling
 
5傳統與現代:如何詮釋歷史中的文化變遷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Interpreting Cultural Changes in History
 
6跨文化故事敘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歷史敘事
Cross-Cultural Storytelling: Historical Narratives in Different Cultural Contexts
 
7數位媒體中的歷史故事:圖像與文字的結合
Historical Stories in Digital Media: Combining Images and Texts
 
8從文本到數位:如何將歷史轉化為數位敘事
From Text to Digital: Transforming History into Digital Narratives
 
9歷史故事的視覺化呈現技巧
Techniques for Visualizing Historical Stories
 
10編輯與出版過程中的歷史敘事
Historical Storytelling in the Editing and Publishing Process
 
11歷史故事中的衝突與解決:設計有張力的敘事
Conflict and Resolution in Historical Stories: Designing Tense Narratives
 
12歷史敘事與當代社會的連結
Connecting Historical Narratives to Contemporary Society
 
13文化轉譯的挑戰與策略:如何翻譯歷史中的故事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in Cultural Translation: Translating Stories from History
 
14數位時代下的歷史敘事創新
Innovation in Historical Storytelling in the Digital Age
 
15從歷史文本到文化產品:如何進行市場化包裝
From Historical Texts to Cultural Products: Packaging History for the Market
 
16總結與期末討論:從故事看歷史的多元詮釋
Conclusion and Final Discussion: Diverse Interpretations of History Through Storytelling
 
17多元學習週-AI及SDGs訓練Diverse Learning: AI and SDGs Training 
18多元學習週-AI及SDGs訓練
Diverse Learning: AI and SDGs Training
 
 
學期成績計算及多元評量方式
Grading Policy
項次配分項目/catagory配分比例/Percentage會考測驗/general_test實務操作/accounting_practice專題發表/case_presentation其他/other
1平時成績/Asssignments 10%   出席率
2期中考成績/Midterm Exam 35%35   
3期末考成績/Final Exam 35%35   
4其他/other 20%   課堂參與
主要參考書目
References

1. Lynn Hunt, “How Writing Leads to Thinking,” Perspectives on History, Feb., 2010. (E-journal of AHA)
2. William Kelleher Storey, Writing History: a Guide for Student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4th ed.(2016年出第五版)
3. Mary Lynn Rampolla, A Pocket Guide to Writing History. Boston: Bedford/St. Martin’s, 2012 7th ed.
4. Anthony Brundage, Going to the Sources: a Guide to Historical Research and Writing. Chichester, West Sussex, UK: Wiley-Blackwell, 2013 5th ed.
5. 蔡柏盈,《從字句到結構:學術論文寫作指引》。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0。
6. 蔡柏盈,《從段落到篇章:學術寫作析論技巧》。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0。
7. 許榮哲,《小說課:折磨讀者的秘密》。臺北:國語日報,2010。
8. 王偉勇主編、林美琴撰寫,《寫出精彩的人生:生命傳記與心靈書寫》。臺北:里仁書局,2010。
9. 吳億偉,《努力工作:我的家族勞動紀事》。臺北:印刻文學,2010。
10. [美]津瑟(William Zinsser)著、譯,《寫作法寶:非虛構寫作指南(30週年紀念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
11. 馬克克雷默(Mark Kramer)、溫迪考爾(Wendy Call)著、王定光譯,《哈佛非虛構寫作課:怎樣講好一個故事》。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5。
12. 理查.馬里厄斯(Richard Marius)、梅爾文.佩吉(Mel Page);黃煜文譯,《如何寫歷史》。臺北:五南圖書,2010。Wong, Young-tsu. Beyond Confucian China: the rival discourses of Kang Youwei andZhang Binglin. New York: Routledge, 2010.

指定閱讀
Required Readings

每週上課前指定、派發檔案。
教師座談/晤談地點與時間
Course Management SystemInstructor' Office and Office hours

上課時間在授課教室完成所有關於課業的晤談!
學生請假規則

1. 學生請假悉依本校「學則」及「學生請假辦法」規定辦理。
2. 依本校「學則」第33條,曠課一小時,以缺課二小時論。學生某一科目之缺課總時數達該科全學期授課時數三分之一,經該科教師扣考後,即不准參加該科目之學期各項學習成績考試或評量。
課程平台

http://elearn.fg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