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中文名稱
Course Name in Chinese
|
佛教與心理療癒
|
課號
Course Code
|
BU63300
|
課程英文名稱
Course Name in English |
Buddhism and Psychological healing
|
學年/學期 Academic Yeas/Semester |
113
/2
|
開課單位/學門別
Department/Academic Discipline |
佛教學系碩士班
|
學制別
Degree |
碩士班
|
學分數
Credits |
3
|
每週授課時數
Weekly Hours of Instruction
|
3
|
修別 Type |
選修 Elective
|
課/學程別 Program |
學系專業選修Specialized Elective
|
課程分流
|
學術型
|
課程內容
Curriculum attribute |
|
AI暨智慧永續發展
|
AI暨智慧課程:無
永續發展課程: 智慧永續專跨域應用課程
|
教學方法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
|
授課教師
Instructor |
陳一標,郭朝順
|
聯絡方式 |
cskuo@mail.fgu.edu.tw
|
03-9871000 # 27211
|
|
上課時間/地點 Time of Class/Location of Class |
二.2,3,4(N209)
|
先修課程 Prerequisites |
|
課程描述(若為實務型課程需含搭配產業界或非營利組織需求之說明) Course Description |
|
佛教內部有不少心理療癒的相關資源,在現代心理學出現之前,佛教以宗教型式承擔了部分心理療癒的任務,在現代心理學興起後,現代心理療癒也從佛教之中吸收了部分資源,發展出新的心理療癒方式,正念療法便是其中著名的例子。但佛教一般可能較被留意的是禪定學方面的技術,其實佛教戒定慧三學都可能具有心理療癒的功能,因此本課程便計畫透過與現代心理療療理論的對談,從而開發佛教自身的心理療癒的資源,以期能夠發展出佛教心理療癒的理論與實踐方法。
|
|
|
課程目標
(若為實務型課程請具體描述該課程所要培養之實務能力)
Course Objectives |
|
授課進度表 Weekly Schedule |
|
學期成績計算及多元評量方式
Grading Policy |
|
主要參考書目
References
|
李安德(André Lefebvre),若心譯,《超個人心理學——心理學的新典範》,台北:桂冠,1992. 《宗教經驗之種種》 W. James 蔡佳怡譯 立緒文化 2019 河合隼雄,鄭福明等譯《佛教與心理治療藝術》,心靈工坊,2004。 《榮格論自我與無意識》 K. Jung 莊仲黎 台北:商周 2019 《榮格論心理學與宗教》K. Jung 韓翔中譯,台北:商周 2020 《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 K. Jung 龔卓軍 台北:立緒 2013 Viktor Frank, 趙可式、沈錦惠合譯《活出意義: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台北:光啟,2012. 《存在心理治療(上)死亡》 Irvin D.Yalom 易之新譯 台北:張老師文化 2003 《存在心理治療(下)自由、孤獨、無意義》 Irvin D.Yalom 易之新譯 台北:張老師文化 2003 《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 Carl C. Rogers 宋文理 台北:左岸文化 2016 《踏上心靈幽徑-穿越困境的靈性生活指引》 Jack Komfield 易之新、黃𤩹惠、釋自鼐 台北:張老師文化 2008 《好走:臨終時刻的心靈轉化》 Kathleen D. Singh 彭榮邦、廖婉如譯 台北:心靈工坊 2010 余德慧《宗教療癒與生命超越經驗》,台北:心靈工坊 2014 余德慧《宗教療癒與身體人文空間》,台北:心靈工坊 2014 余德慧《生命轉換的技藝學》,台北:心靈工坊 2018 宋文理,《鬼神、巫覡、信仰:宗教的心理動力學八講》,台北:心靈工坊,2021. Robert D. Stolorow等人,吳佳佳譯,《體驗的世界:精神分析的哲學和臨床雙維度》,台北:心靈工坊,2021 修慧蘭校訂(2016)《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四版)》。台北:雙葉書廊。 危芷芬譯(2015)《心理學導論(二版)》。台北:雙葉書廊。 Robert Wright, 宋真宜譯,《令人神往的靜作開悟》,台北:究竟出版社,2022. 平井富雄,許洋主譯,《禪與精神醫學》,台北:東大出版社,2003. 釋果暉,《止觀禪:打開心門的鑰匙》,台北:法鼓,2022. Cristopher deCharms, 鄭清榮/王惠雯譯, 《心的密碼:佛教心識學與腦神經科學的對話》,台北:法鼓,2010 Murray Stein, 吳菲菲譯,《靈性之旅:追尋失落的靈魂》,台北:心靈工坊,2021 Arthur Kleinman(凱博文),卓惠譯,《談病說痛:在受苦經驗中看見療癒》,台北:心靈工坊,2020.
|
指定閱讀 Required Readings
|
李安德(André Lefebvre),若心譯,《超個人心理學——心理學的新典範》,台北:桂冠,1992. Murray Stein, 吳菲菲譯,《靈性之旅:追尋失落的靈魂》,台北:心靈工坊,2021 余德慧《詮釋現象心理學》,台北:心靈工坊 2001 李維倫《存在、催眠、治療》 ,台北:心靈工坊,2022.
|
教師座談/晤談地點與時間
Course Management SystemInstructor'
Office and Office hours
|
郭朝順 / 雲水軒N122室。 每週三13:: 10-15:00時/每週四10:10-12:00時。 陳一標/
|
學生請假規則
|
1. 學生請假悉依本校「學則」及「學生請假辦法」規定辦理。 2. 依本校「學則」第33條,曠課一小時,以缺課二小時論。學生某一科目之缺課總時數達該科全學期授課時數三分之一,經該科教師扣考後,即不准參加該科目之學期各項學習成績考試或評量。
|
課程平台
|
http://elearn.fgu.edu.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