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列印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課程教材不得非法影印。  
  佛光大學
Fo Guang University
教學計畫表 Syllabus
 
 
課程中文名稱
Course Name in Chinese
文學學專題
課號
Course Code
CHSL504800
課程英文名稱
Course Name in English
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ology
學年/學期
Academic Yeas/Semester
114 /1
開課單位/學門別
Department/Academic Discipline
人文暨社會科學學院碩士班
學制別
Degree
碩士班
學分數
Credits
 3    
每週授課時數
Weekly Hours of Instruction
 3   
修別
Type
選修 Elective
課/學程別
Program
課程分流
學術型
課程內容
Curriculum attribute
■跨領域 ■自學力 ■SDG 4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AI暨智慧永續發展
AI暨智慧課程:    永續發展課程:
16+2課程
教學方法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講授 ■分組討論 ■創新教法(各種改良傳統教學之方式皆包含)
授課教師
Instructor
許聖和
聯絡方式
hsusean17@gmail.com
03-9871000 # 21111
上課時間/地點
Time of Class/Location of Class
五.5,6,7(309-1)
先修課程
Prerequisites
課程描述(若為實務型課程需含搭配產業界或非營利組織需求之說明)
Course Description
 
討論文學的學科意義與價值,並研究文學學重要概念與各種學術領域的關係,研討文學學相關理論,研究文學學與文學創作、文學閱讀的關係。
 
課程目標 (若為實務型課程請具體描述該課程所要培養之實務能力)
Course Objectives
序號目標描述
1探討文學學的學科性質與學術特質。
2討論文學學與各學術領域的關係。
3研討文學學的相關理論。
4研究文學學與文學創作、文學閱讀的關係。
授課進度表
Weekly Schedule
週次內容備註
1課程簡介
Course Overview
宇文所安:《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導論》
Stephen Owen:〈Introduction〉 to 《the Reappearance of the Past in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2饒宗頤:〈中國文學在目錄學上的位置〉
Jao Tsung-i:〈The Posi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in Bibliography〉
 
3Roman Iegarden:《對文學的藝術作品的認識》第一章
Roman Iegarden:〈Chapter 1〉 ,《Understanding of literary works of art》
 
4Roman Iegarden:《對文學的藝術作品的認識》第一章
Roman Iegarden:〈Chapter 1〉 ,《Understanding of literary works of art》
 
5Roman Iegarden:《對文學的藝術作品的認識》第四章
Roman Iegarden:〈Chapter 4〉 《,Understanding of literary works of art》
 
6Roman Iegarden:《對文學的藝術作品的認識》第四章
Roman Iegarden:〈Chapter 4〉 《,Understanding of literary works of art》
 
7錢鍾書:〈通感〉
Qian Zhongshu:〈synaesthesia〉
 
8萊辛:《拉奧孔》
Gotthold Ephraim Lessing:《Laocoon》
 
9巫鴻:〈禮儀中的美術-馬王堆再思〉
Wu Hung:〈Art in Ritual-Reflections on Mawangdui〉
 
10饒宗頤:〈騷言志說〉
Jao Tsung-i:〈Sāo yán zhì shuō〉
 
11饒宗頤:〈天問文體的源流〉
Jao Tsung-i:〈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ianwen Style〉
 
12臺靜農:〈楚辭天問新箋〉
Tai Jinnong:〈New Annotation of Chuci and Tianwen〉
 
13〈離騷〉解讀
Interpretation of 〈Lísāo〉
 
14〈九歌〉解讀
Interpretation of "Jiǔ gē"
 
15《文心雕龍‧辨騷》解讀
Interpretation of "Wen Xin Diao Long: Bian Sao"
 
16期末考
final exam
繳交報告
17多元學習週(配合參與系上移地課程活動)
Multidisciplinary Learning Week (in conjunction with participation in the department’s off-campus course activities)
 
18多元學習週(配合參與系上移地課程活動)
Multidisciplinary Learning Week (in conjunction with participation in the department’s off-campus course activities)
 
 
學期成績計算及多元評量方式
Grading Policy
項次配分項目/catagory配分比例/Percentage會考測驗/general_test實務操作/accounting_practice專題發表/case_presentation其他/other
1平時成績/Asssignments 20%    
2期中考成績/Midterm Exam 0%    
3期末考成績/Final Exam 80%  個人書面報告6000字,包含以下內容:明確的論文題目,前言部分(1500字內)需申述問題的形成、研究的方向、以及寫作的規劃,所以各章節的小標題須清楚羅列。還須提供參書目,並依學術規格排列。 
4其他/other 0%    
主要參考書目
References

安妮.艾諾《如刀的書寫》(台北:啟明,2023)
(美)喬納森·卡勒《文學理論入門》(江蘇:譯林出版社,2013)
鄭祥福《李歐塔Lyotard》(台北:生智,1995)
李歐塔《後現代狀態(3版)》(台北:五南,2019)
黃瑞祺《現代與後現代:當代社會文化理論的轉折(第三版)》(台北:巨流,2018)
(美)弗農·W.西斯尼 譯者: 孔銳才《導讀德里達《聲音與現象》》(江蘇:江西教育出版社,2022)
(英)西蒙·格倫迪寧《牛津通識讀本:德里達》(江蘇:譯林出版社,2019)
﹝美﹞宇文所安:《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臺北:聯經,2006。
﹝波蘭﹞英加登‧羅曼(Ingarden, Roman)著,陳燕谷譯:《對文學的藝術作品的認識》,商鼎,1991。
﹝宋﹞洪興祖撰:《楚辭補注》,臺北:大安出版社,2000。
饒宗頤:《文轍》,臺北,台灣學生,1991。
巫鴻:《禮儀中的美術》,北京:三聯,2005。
錢鍾書:《七綴集》,臺北:書林,1990。
﹝德﹞萊辛撰,朱光潛譯:《拉奧孔》,北京,人民,2013。

指定閱讀
Required Readings

自編講義。
教師座談/晤談地點與時間
Course Management SystemInstructor' Office and Office hours

請提前預約,雲起樓442
學生請假規則

1. 學生請假悉依本校「學則」及「學生請假辦法」規定辦理。
2. 依本校「學則」第33條,曠課一小時,以缺課二小時論。學生某一科目之缺課總時數達該科全學期授課時數三分之一,經該科教師扣考後,即不准參加該科目之學期各項學習成績考試或評量。
課程平台

http://elearn.fg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