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中文名稱
Course Name in Chinese
|
中國文學與文化專題
|
課號
Course Code
|
DLCL800100
|
課程英文名稱
Course Name in English |
Seminar on Chinese Literature & Cultures
|
學年/學期 Academic Yeas/Semester |
114
/1
|
開課單位/學門別
Department/Academic Discipline |
語文學系博士班
|
學制別
Degree |
博士班
|
學分數
Credits |
3
|
每週授課時數
Weekly Hours of Instruction
|
3
|
修別 Type |
選修 Elective
|
課/學程別 Program |
學系專業選修Specialized Elective
|
課程分流
|
學術型
|
課程內容
Curriculum attribute |
|
AI暨智慧永續發展
|
AI暨智慧課程:AI入門課程
永續發展課程: 智慧永續入門課程
|
16+2課程 |
否
|
教學方法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
|
授課教師
Instructor |
蕭麗華
|
聯絡方式 |
lhhsiao@mail.fgu.edu.tw
|
03-9871000 #
|
|
上課時間/地點 Time of Class/Location of Class |
二.5,6,7(309-1)
|
先修課程 Prerequisites |
|
課程描述(若為實務型課程需含搭配產業界或非營利組織需求之說明) Course Description |
|
本課程在「中國文學史」範疇萃取重要文化專題,提供研究生研究視野與研究方法,做為進一步研究的思考與討論。內容分為「儒家文化與中國文學」、「道家文化與中國文學」與「佛教文化與中國文學」、「中國文人化生活與文學」等四大部分,由教師提供相關議題,帶領學生專題討論,透過與現有學術論著成果的深度對話,訓練學生對唐宋詩的高度理解能力,並開發新穎的學術視野。 This course extracts important cultural topics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to provide graduate students with research perspectives and research methods, which can serve as reflections and discuss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The content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Confucian culture and Chinese literature", "Taoist culture and Chinese literature", "Buddhist culture and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hinese literati life and literature". Teachers provide relevant topics and lead students to discuss topics , through in-depth dialogue with existing academic works, train students to have a high level of understanding of Tang and Song poems, and develop novel academic perspectives.
|
|
|
課程目標
(若為實務型課程請具體描述該課程所要培養之實務能力)
Course Objectives |
|
授課進度表 Weekly Schedule |
|
學期成績計算及多元評量方式
Grading Policy |
|
主要參考書目
References
|
1.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2.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1985年)。 3.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學生書局,1973年)。 4.陳弱水《中晚唐文人與經學》,(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2年)。 5.陳弱水《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6.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 7.甘懷真〈中國中古士族與國家的關係〉,《新史學》第2卷第3期,1991.9頁99-116 8.蕭麗華《唐代詩歌與佛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 9.蕭麗華《「文字禪」詩學發展的軌跡》,(台北:新文豐出版社,2012年)。 10.蕭麗華《從王維到蘇軾》,(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年)。
|
指定閱讀 Required Readings
|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學生書局,1973年)。 蕭麗華《從王維到蘇軾》,(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年)。
|
教師座談/晤談地點與時間
Course Management SystemInstructor'
Office and Office hours
|
每週一二三上下午老師沒課時間可到雲起樓525研究室
|
學生請假規則
|
1. 學生請假悉依本校「學則」及「學生請假辦法」規定辦理。 2. 依本校「學則」第33條,曠課一小時,以缺課二小時論。學生某一科目之缺課總時數達該科全學期授課時數三分之一,經該科教師扣考後,即不准參加該科目之學期各項學習成績考試或評量。
|
課程平台
|
http://elearn.fgu.edu.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