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中文名稱
Course Name in Chinese
|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
課號
Course Code
|
PA33A00
|
課程英文名稱
Course Name in English |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Methods
|
學年/學期 Academic Yeas/Semester |
113
/2
|
開課單位/學門別
Department/Academic Discipline |
公共事務學系學士班
|
學制別
Degree |
學士班
|
學分數
Credits |
3
|
每週授課時數
Weekly Hours of Instruction
|
3
|
修別 Type |
必修 Required
|
課/學程別 Program |
系核心Core
|
課程分流
|
學術型
|
課程內容
Curriculum attribute |
|
AI暨智慧永續發展
|
AI暨智慧課程:AI入門課程
永續發展課程: 智慧永續入門課程
|
教學方法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
|
授課教師
Instructor |
陳鴻章
|
聯絡方式 |
yctseng@mail.fgu.edu.tw
|
03-9871000 #23615
|
|
上課時間/地點 Time of Class/Location of Class |
三.7,8,9(309-2)
|
先修課程 Prerequisites |
|
課程描述(若為實務型課程需含搭配產業界或非營利組織需求之說明) Course Description |
|
本課程的主要目在於培養同學具備以系統化步驟蒐集資料與解析公共事務問題的能力,並初步建立未來繼續升學與考試的基礎技能。課程的內容包含培養同學如何設定有意義的研究問題,如何觀察社會現象,並應用相對應適切的質化與量資料蒐集、整理分析及詮釋的方法回答研究問題,使同學對社會科學之研究方法的應用有基本的認識,培養同學系統化從事社會科學研究的能力 。本課程分成四個部分—(1)什麼是科學和社會科學,(2)概念與假設形成,(3)資料蒐集,(4)資料分析
|
|
|
課程目標
(若為實務型課程請具體描述該課程所要培養之實務能力)
Course Objectives |
|
授課進度表 Weekly Schedule |
|
學期成績計算及多元評量方式
Grading Policy |
|
主要參考書目
References
|
舒偉光、邱仁宗主編,當代西方科學哲學述評,台北:水牛 民80。 Liberson, Stanley 陳孟君譯 「Making It count—The improvement of Social Research and Theory ,量化的反思:重探社會研究的邏輯」台北:巨流圖書、 民85。 Salsburg, David. 葉偉文譯 「The lady Tasting Tea—How statistics Revolutionaled Scienc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統計, 改變了世界」,台北:天下文化、民94。 Kenneth Hoover & Todd Donovan 著 張家麟 譯「The Elements of Social Scientific Thinking (社會科學方法論的思維)」台北,韋伯文化,民89。 David A. de Vaus 著 莊靜怡 譯「Research Design In Social Research (社會研究法的設計)」台北,韋伯文化,民95。
|
指定閱讀 Required Readings
|
Earl Babbie著,林秀雲譯(2013)。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市:雙葉。
|
教師座談/晤談地點與時間
Course Management SystemInstructor'
Office and Office hours
|
周三:13:00-15:00
|
學生請假規則
|
1. 學生請假悉依本校「學則」及「學生請假辦法」規定辦理。 2. 依本校「學則」第33條,曠課一小時,以缺課二小時論。學生某一科目之缺課總時數達該科全學期授課時數三分之一,經該科教師扣考後,即不准參加該科目之學期各項學習成績考試或評量。
|
課程平台
|
http://elearn.fgu.edu.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