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列印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課程教材不得非法影印。  
  佛光大學
Fo Guang University
教學計畫表 Syllabus
 
 
課程中文名稱
Course Name in Chinese
文化人類學
課號
Course Code
GE32201
課程英文名稱
Course Name in English
Cultural Anthropology
學年/學期
Academic Yeas/Semester
113 /2
開課單位/學門別
Department/Academic Discipline
社會科學課群
學制別
Degree
學士班
學分數
Credits
 3    
每週授課時數
Weekly Hours of Instruction
 3   
修別
Type
選修 Elective
課/學程別
Program
學系專業選修Specialized Elective
課程分流
學術型
課程內容
Curriculum attribute
■一般課程 ■性別平等 ■環境教育
■永續發展 ■跨領域 ■SDG 11 永續城鄉:建構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
■生命教育
AI暨智慧永續發展
AI暨智慧課程:    永續發展課程:
教學方法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其他 ■講授 ■中英雙語
授課教師
Instructor
厲以壯
聯絡方式
yclee@mail.fgu.edu.tw
03-9871000 #
上課時間/地點
Time of Class/Location of Class
三.2,3,4(215)
先修課程
Prerequisites
課程描述(若為實務型課程需含搭配產業界或非營利組織需求之說明)
Course Description
 
介紹人類學架構、各分支領域及學科、人類學在行為科學中之角色地位。文化人類學與其他行為科學之關係等內容,俾使學生理解文化人類學在當代社會之重要性及其功用。
 
課程目標 (若為實務型課程請具體描述該課程所要培養之實務能力)
Course Objectives
序號目標描述
1學生理解何為人類學、何為文化人類學
2學生理解生而為人為何應學習人類學,生為其他動物卻毋須學習動物學
3學生理解文化人類學在當代社會之功能及重要性
授課進度表
Weekly Schedule
週次內容備註
1introduction
課程介紹
 
2Nature of Anthropology; branches of Anthropology
人類學之各相關學域及本質
 
3Concepts of human, humankind, mankind in Anthropology
人類學:「人」的研究。「人」的定義為何?
 
4Human evolution and primates
人類起源、人類文化起源之一(靈長類研究)
 
5Human evolution and Primates
Assignment
行動作業。運用本周上課時間或其他時間,自行尋找一個地點、場所,或對象。觀察其特性、行為等各種現象。若是場所,觀察裡面的人。注意人類學的核心是「人」。觀察以「人」為主體。(本日不在教室上課)
作業形式與考核方式由教師訂定
6Human origin, origin of human cultures
人類起源、人類文化起源之二(靈長類研究)
 
7Human Origin, origin of human cultures
人類起源、人類文化起源之三
 
8Ethnic groups ; aboriginal peoples
人類學的原住民研究
 
9MT assignment
期中作業:
題目:
你的故鄉是哪裡?(地區、城市、鄉鎮、村)。最能代表你故鄉的「文化」現象是甚麼?如果你的故鄉不是宜蘭,請比較故鄉與他鄉(宜蘭)的文化差異。
期中作業。依教師規定執行
10Austronesian peoples and Taiwan
南島語族研究。南島語族與臺灣
 
11Migration, dispersion, diffusion of Austronesian peoples
南島語族的遷徒、擴散。南島語族儀式
 
12Dietetic culture
飲食文化之一
 
13Dietetic culture
飲食文化之二
 
14Religion and believes
信仰與文化之一
 
15Religion and believes
信仰與文化之二
 
16Cultural change
文化變遷與適應議題 / 應用人類學:人類學在各領域的實際應用
 
17Self-learning week
自主學習周
自主學習課程內容
18Final exam
期末考
期末考試。請注意考試規則
 
學期成績計算及多元評量方式
Grading Policy
項次配分項目/catagory配分比例/Percentage會考測驗/general_test實務操作/accounting_practice專題發表/case_presentation其他/other
1平時成績/Asssignments 0%   合併「4.其他」項計分
2期中考成績/Midterm Exam 0%   合併「4.其他」項計分
3期末考成績/Final Exam 90%90%00依考試成績計分
4其他/other 10%000老師依作業、各種綜合表現及學習態度評分(包含作業成績)
主要參考書目
References

Ember, Carol R. and Melvin Ember
2000 Anthropology: A Brief Introduction. Upper Saddle River: Prentice Hall.
Keesing, Roger M.
1981 Cultural Anthropology: A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 2nd ed.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中譯本:當代文化人類學,張恭啟、于嘉雲合譯,臺北:巨流)
Kottak, Conrad P.
2004 Anthropology: The Exploration of Human Diversity. 10th ed. Boston:McGrawHill. (中譯本:文化人類學:文化多樣化的探索,徐雨村譯。台北:麥格羅希爾)

指定閱讀
Required Readings

Cultural anthropology : global forces, local lives
作者:Jack David Eller.
出版社:Routledge
出版地:London ; New York, NY
出版年:2016
教師座談/晤談地點與時間
Course Management SystemInstructor' Office and Office hours

周二第七、八節
周四第五、六節
雲起樓451室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
學生請假規則

1. 學生請假悉依本校「學則」及「學生請假辦法」規定辦理。
2. 依本校「學則」第33條,曠課一小時,以缺課二小時論。學生某一科目之缺課總時數達該科全學期授課時數三分之一,經該科教師扣考後,即不准參加該科目之學期各項學習成績考試或評量。
課程平台

http://elearn.fg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