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中文名稱
Course Name in Chinese
|
國文一
|
課號
Course Code
|
GE11104
|
課程英文名稱
Course Name in English |
Chinese(I)
|
學年/學期 Academic Yeas/Semester |
113
/1
|
開課單位/學門別
Department/Academic Discipline |
中文能力課群
|
學制別
Degree |
學士班
|
學分數
Credits |
3
|
每週授課時數
Weekly Hours of Instruction
|
3
|
修別 Type |
必修 Required
|
課/學程別 Program |
系核心Core
|
課程分流
|
實務型
|
課程內容
Curriculum attribute |
|
AI暨智慧永續發展
|
|
教學方法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
|
授課教師
Instructor |
戴榮冠
|
聯絡方式 |
rdai@mail.fgu.edu.tw
|
03-9871000 #
|
|
上課時間/地點 Time of Class/Location of Class |
一.7,8,9(218)
|
先修課程 Prerequisites |
|
課程描述(若為實務型課程需含搭配產業界或非營利組織需求之說明) Course Description |
|
一、是「通識精神」的國文,不是中文系的國文 使國文成為不同學門的基本入門課程,考量學生就讀科系屬性的差異,加以設計適當的博雅教育與提昇文化素養的課程,而能注重基本性、主體性、聯貫性、多元性、整合性、穿越性與適切性。 二、從讀、寫至「口語表達」的能力 藉由國文課程教材編寫,提升學生的中文表達能力。在讀、寫的訓練中,使得佛光大學的大一國文能夠與目前各大專院校通行的國文教學不同,並且具有補救教學的效益。希望將學生「聽老師說」的能力,提升至「與老師對話」的能力,進而提升口頭表達能力,可以增進報告寫作、論述能力、文化評論等等寫作能力。以期在一學年的「六學分」之中,能夠確實達到不同於傳統教學的「轉型」與「升級」的效果,使之言之有文,言文合一。 三、「跨領域」的學習,涵養「人文」素養 透過編選專屬於佛光大學的大一國文課程教材,由老師帶領學生對主題「細讀」與「賞析」,加強學生「論述」能力的思考,並且在課堂集體的「辯證」與思索之中,從跨領域主題中涵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藝術的靈感,啟發審美逸趣的能力,能夠陶冶性靈與情感,感受人文與自然的契合,思索個人定位,建構自我核心的價值,感受生活美學,陶冶人格與情操。 四、增進邏輯能力,啟發個人「論述」的興趣 語言教育的訓練為一切學習之窗。語文教育能夠增進表達與思考,亦能增進想像與靈感。本課程能夠學習蒐集資料,判讀資料,閱讀論文,團體討論,個人書面文稿,以及摘要的表述。並且在吸收知識的過程,能夠創造知識,啟發創新的能力,努力爭取發言權,加強閱讀與詮釋的能力,透過書寫與表達,而能有成果展現。 五、「理解」現代語言的發展與應用 透過教材,教導書寫,在語言、風格、策略、結構中,感知如何寫才能提升書寫能力,能夠認識語言的發展與應用;並且呈現論述的核心思想,從而認識文化與語言、文字的應用、發展與變化。 六、傳統「核心思想」與價值在現代人文教育的作用 從現代人的審美視野,進入傳統的核心思想與價值,感受多元論述、思想、價值的可貴,使得大學國文是傳統文化教育的延伸,讓語言文字與傳統文化的力量能夠系統化與擴大化,進而進入跨學科領域的文化研究與運用。
|
|
|
課程目標
(若為實務型課程請具體描述該課程所要培養之實務能力)
Course Objectives |
|
授課進度表 Weekly Schedule |
|
學期成績計算及多元評量方式
Grading Policy |
|
主要參考書目
References
|
當代Q地理資訊系統:從人文社會到大數據
|
指定閱讀 Required Readings
|
|
教師座談/晤談地點與時間
Course Management SystemInstructor'
Office and Office hours
|
|
學生請假規則
|
1. 學生請假悉依本校「學則」及「學生請假辦法」規定辦理。 2. 依本校「學則」第33條,曠課一小時,以缺課二小時論。學生某一科目之缺課總時數達該科全學期授課時數三分之一,經該科教師扣考後,即不准參加該科目之學期各項學習成績考試或評量。
|
課程平台
|
http://elearn.fgu.edu.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