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列印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課程教材不得非法影印。  
  佛光大學
Fo Guang University
教學計畫表 Syllabus
 
 
課程中文名稱
Course Name in Chinese
社區總體營造
課號
Course Code
SO12500
課程英文名稱
Course Name in English
Integrated Community Development
學年/學期
Academic Yeas/Semester
113 /2
開課單位/學門別
Department/Academic Discipline
社會科學學院
學制別
Degree
學院
學分數
Credits
 3    
每週授課時數
Weekly Hours of Instruction
 3   
修別
Type
必修 Required
課/學程別
Program
跨領域Interdisciplinary
課程分流
學術型
課程內容
Curriculum attribute
■SDG 11 永續城鄉:建構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 ■一般課程 ■生命教育
■SDG 12 責任消費及生產:促進綠色經濟,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 ■永續發展 ■實務
■SDG 15 保育陸域生態:保育及永續利用陸域生態系,確保生物多樣性並防止土地劣化 ■跨領域 ■環境教育
■SDG 17 多元夥伴關係:建立多元夥伴關係,協力促進永續願景 ■自學力
AI暨智慧永續發展
AI暨智慧課程:AI跨域應用課程    永續發展課程: 智慧永續專跨域應用課程
教學方法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講授 ■分組討論 ■參訪
授課教師
Instructor
楊玲芳
聯絡方式
lfyang@mail.fgu.edu.tw
上課時間/地點
Time of Class/Location of Class
二.4,5,6(507)
先修課程
Prerequisites
課程描述(若為實務型課程需含搭配產業界或非營利組織需求之說明)
Course Description
 
社區總體營造是1994年台灣的新名詞與新概念,概念來自日本造町 (まちづくり) 及英國的社區建築(community architect)、美國的社區設計(community design)等,採用社區名詞概念,意味著要從人口和面積較少少地方開始。社區建築是由最終使用者主動參與而完成的建築,也意含社區規劃、社區地景及其他關乎社區技術協助等行動之運動;造町不只重視硬體環境的改善,也將軟體領域例如居民健康福祉教育社區形成等放入視野中,同時考慮物質環境的改善及無形生活品質的提昇。本課程將介紹鄰近日本總體營造成功100案例,同時檢視台灣社區總體營造的歷史回顧、宜蘭縣總體營造著名案例。此外也將政府的主要社區發展與營造政策,包括社區組織與發展、社區培力與旗艦社區協力、社區營造員、社區規劃師、農村再生培根人員等。反思台灣總體營造25年成就與陷入窠臼批判。
 
課程目標 (若為實務型課程請具體描述該課程所要培養之實務能力)
Course Objectives
序號目標描述
1認識社區總體營造意旨
2學習正確社區營造操作方式與觀念
3認識先進國家社區總體營造發展
4認識社區相關營造議題
授課進度表
Weekly Schedule
週次內容備註
1課程簡介/Introduction 
2社區營造的概念/community construction 
3社區營造的概念/community construction 
4台灣社區總體營造歷史背景/Overall historical contex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communities 
5社區組織運作到社區行動及公民社會/Community organizations operate through community actions and civil society. 
6運用社區再生的力量~營造永續發展基礎
Leverage the power of community regeneration to build a found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7生態社區:建構永續社區之策略
Ecological Communities: Strategies for Building Sustainable Communities
 
8期中考試/Midterm exam 
9探討宜蘭總體營造發展歷史與實際發展例子(小組討論)
Exploring the Historical and Actual Development Examples of Overall
Construction in Yilan
 
10實地社區觀摩與小組報告/
On-site community observation and group report
 
11探討宜蘭總體營造發展歷史與實際發展例子(小組討論)
Exploring the Historical and Actual Development Examples of Overall
Construction in Yilan
 
12社造主題(1):農業發展、綠生態與社區總體營造(小組討論)
Social Construction Theme (1):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Green Ecology, and Overall Community Creation
 
13社造主題(2):產業觀光與社區總體營造(小組討論)
Social Construction Theme (2): Industrial Tourism and Overall Community Development
 
14實地社區觀摩與小組報告/
On-site community observation and group report
 
15期末成果報告與上課心得分享(1)
End-of-term Achievement Report and Class Reflections Sharing (1)
 
16期末成果報告(2)
End-of-term Achievement Report and Class Reflections Sharing (1)
 
17多元學習-AI及SDGs訓練 (Diverse learning: AI or SDGs training) 
18多元學習-AI及SDGs訓練 (Diverse learning: AI or SDGs training) 
 
學期成績計算及多元評量方式
Grading Policy
項次配分項目/catagory配分比例/Percentage會考測驗/general_test實務操作/accounting_practice專題發表/case_presentation其他/other
1平時成績/Asssignments 10%   出席點名
2期中考成績/Midterm Exam 30%期中考試  或期中分組報告
3期末考成績/Final Exam 30%  期末分組報告(繳交五千字書面報告) 
4其他/other 30%   隨堂心得筆記,或者在期末繳交三千字個人心得
主要參考書目
References

楊弘任,2014,社區如何動起來?:黑珍珠之鄉的派系、在地師傅與社區總體營造,群學出版
吉野正治著、陳湘琴譯,2008,《寫給一般民眾的社區總體營造》,臺北:詹氏。
陳赓堯,1998,文化、宜蘭、游錫堃,遠流

西村幸夫著、蕭照芳等譯,2010,《大家一起來!打造觀光城鄉》,臺北:天下雜誌
柯一青,2015,臺灣的社區營造策略分析。台北:白象文化。

指定閱讀
Required Readings

柯一青,2020,台灣社區營造策略分析,華立圖書。
王本壯等,2014,落地生根:台灣社區營造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唐山出版社。
教師座談/晤談地點與時間
Course Management SystemInstructor' Office and Office hours

學生請假規則

1. 學生請假悉依本校「學則」及「學生請假辦法」規定辦理。
2. 依本校「學則」第33條,曠課一小時,以缺課二小時論。學生某一科目之缺課總時數達該科全學期授課時數三分之一,經該科教師扣考後,即不准參加該科目之學期各項學習成績考試或評量。
課程平台

http://elearn.fg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