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中文名稱
Course Name in Chinese
|
佛教音樂與中國文化專題
|
課
號
Course Code |
BU60A00
|
課程英文名稱
Course Name in English |
Topics on Buddhist music and Chinese culture
|
學年/學期
Academic Yeas/Semester |
113
/1
|
開課單位/學門別
Course OfferingDepartment/
Academic Discipline |
佛教學系碩士班
|
學制別
Degree |
碩士班
|
學
分 數
Credits |
3
|
每週授課時數
Weekly Hours of
Instruction |
3
|
修別
Type |
選修 Elective
|
課/學程別
Program |
學系專業選修Specialized Elective
|
課程分流
|
學術型
|
課程內容
Curriculum attribute |
|
教學方法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
|
授課教師
Instructor |
釋覺冠
|
聯絡方式 |
jueguan@mail.fgu.edu.tw
|
03-9871000 # 27212
|
|
上課時間/地點
Time of Class/Location of Class |
一.2,3,4(N202)
|
先修課程
Prerequisites |
|
課程描述(若為實務型課程需含搭配產業界或非營利組織需求之說明)
Course Description |
|
原始佛教本有「非樂」的傳統,聲塵的「餘音繞樑」會對修行禪定、攝心正念,形成干擾與障礙,因此,伎樂成為佛制禁戒之一。但到了大乘佛教,菩薩卻利用「欲界眾生耳根最利」的特點,「巧把塵勞為佛事」,將音樂作為度眾的方便法門,以縛為脫。佛教東傳中土未久,佛陀開許比丘作聲唄的「引聲誦經」也因應發展出「梵唄」,梵唄除了是佛門「六時行道」之法,並據之在中國衍生出諸種「應赴佛事」的儀軌。而佛教在與中國傳統文化結合過程中,「禪」的出現無疑是最能表現漢文化特點的結晶,搬柴運水、行住坐臥,生活中無不是「禪」的展現,音樂亦復如是,中國傳統音樂無能避免的受到「禪」的影響,而佛教音樂在中土的傳播也逐漸形成「華化」的特點。禪樂,不論文人士子乃至佛門僧侶,都將之視為有益於陶冶性情、修身養性的手段而受到歡迎與喜愛。在中印兩種異質文化的交流浸潤中,本課程擬藉由音樂的課題,探討佛教的教義思想與修行特點如何在音樂中去呈現,並進一步探究佛教在中國化的進程中,音樂所帶來弘法方式的轉變與影響。
|
|
|
課程目標
(若為實務型課程請具體描述該課程所要培養之實務能力)
Course Objectives |
|
授課進度表 Content &Weekly Schedule |
|
學期成績計算及多元評量方式Grading Policy |
|
主要參考書目
References
|
1.《佛教音樂的華化》,田青,台北:香海文化,2021。 2.《禪與樂》,田青,台北:香海文化,2014。 3.《漢文佛經音樂史料彙編》,王小盾、何建平、周廣榮、王皓, 江蘇:鳳凰,2014。 4.《中國漢傳佛教常用梵唄》,狄其安,上海:上海音樂學院, 2014。 5.《解讀敦煌:佛國的天籟之音》,鄭汝中,上海:上海人民, 2007。 6.《漢文佛經中的音樂史料》,王昆吾、何劍平,四川:巴蜀書 社,2002。 7.《敦煌壁畫樂舞研究》,鄭汝中,蘭州:甘肅教育,2002。 8.《中國宗教音樂》,田青,北京:宗教文化,1997。
|
指定閱讀
Required
Readings
|
1.《佛教音樂的華化》,田青,台北:香海文化,2021。 2.《禪與樂》,田青,台北:香海文化,2014。
|
教師座談/晤談地點與時間
Course Management |
SystemInstructor’s |
Office and Office hours |
|
地點(Place):雲水軒N201(Room 201, Yun-shui Building) 時間(Office Hours):Tue. 11:20~12:10 Wen. 9:10~12:10
|
學生請假規則
|
1. 學生請假悉依本校「學則」及「學生請假辦法」規定辦理。 2. 依本校「學則」第33條,曠課一小時,以缺課二小時論。學生某一科目之缺課總時數達該科全學期授課時數三分之一,經該科教師扣考後,即不准參加該科目之學期各項學習成績考試或評量。
|
課程平台
|
http://elearn.fgu.edu.tw
|